学院“三风一训”(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作者:文案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58

校训、校风、教风、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弘扬先进的办学理念,建设高品位的学院文化,塑造学院精神,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影响力,增强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广大师生昂扬向上、锐意进取、努力建设现代化职业学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公开征集了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现将征集结果予以公布,以供鉴赏。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三风一训”(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校风:尊师爱生 贵和崇艺;教风:博学精研 善教求真;学风:乐学善思 精技强能;校训:兼爱至善 笃学励能

【解读】:

【校风:尊师爱生 贵和崇艺】

释义:尊师是指尊敬师长,重视的教导。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礼记·学记》:“大学之礼,虽诏於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汉书·萧望之传》:“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爱生是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尊师爱生”是周恩来同志对新型师生关系的精辟概括,是办好学校的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条件。

“贵和”,语见《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强调人际交往中崇尚和气、和睦、团结友善、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一向推崇的传统道德。“崇艺”,即崇尚技艺,强调学有专长、提升为立身之需、成才之道、成功之基。

尊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为本。学校里只有两个人,就是教师和学生;学校里只有一件事,就是。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把和谐的师生关系看作是办好学院的道德基础,充分体现了学院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尊师爱生、贵和崇艺”作为校风,体现了人文关怀,使全体师生倍感温馨、舒心,同时也贴近高职特质,展现了全院师生团结协作、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和崇尚技能、注重实践、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教风:博学精研 善教求真】

释义:“博学”、“精研”语出《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通者失于疏漏,专精者隅于寡识,以“博学精研”作为教风,寓意学院广大教师能够处理好“博与专”的矛盾关系,既加强学习,广博地获取知识,又自觉加强专业研修,精益求精,以适应现代的要求。

“善教”语出《礼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求真”出自《闽中理学渊源考》:“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语)以“善教求真”作为教风,寓意学院广大教师在中“崇尚科学,讲究方法,追求真知”,讲求真才实学,具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道德风尚,能够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学风:乐学善思 精技强能】

释义:“乐学”出自《论语》:“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学”,以学为乐,寓学于乐,寓意枣庄科技职业学院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善思”出自《荀子·成相》“公察善思论不乱。”“善思”,善于思考。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可见“学”与“思”密不可分。“善思”,是创新之源,是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出人才、出成果,学生们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

“精技”,精:精通、熟练。《说文》中说:“技,巧也”,意思是说技就是技术、技巧的意思,包括技巧、技能、技术、本领等含义。《庄子·主》:“道也,进乎技矣”,意思是所有技艺,包括高超的技艺的获得和培养,都必须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具体实践。精技取精通技艺之意,是一个职业技术实际的表现。

“精技”旨在说明:作为科技职业学院,教会学生掌握专门的科技是教育的直接目标和手段,“精技”是对师生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精益求精,掌握精湛的专门技术,掌握良好职业技能,才能更好地造就人才,也才能让好的职业技术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达到更好地服务社会的目的。不仅自身上进,在专业技术方面精益求精,更要学会他人之长,取长补短。这一点应该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站稳脚跟的关键点。

【校训:兼爱至善 笃学励能】

释义:“兼爱”语见《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主要思想,强调人与人相亲相爱,待人如待己,爱人如爱己。“至善”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强调精益求精,追求并保持最完善崇高的境界。“笃学”出自《三国志·孙瑜传》:“济阳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强调专心好学,坚持不懈,充实而有恒。“励”意为“劝勉、磨砺”,强调培养能力、磨砺技能,学有专长。

“兼爱至善 笃学励能”的校训,涵盖了思想品格、精神修养、教学思想、知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学院师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培养严谨求实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引领尊重知识和人才、崇尚实践和创新的价值取向。同时在表述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贴近高职院校的特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