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妙语对联精选(含名人对联)
著名妙语对联精选(含名人对联):
(一)
魏寅《魏源楹联辑注》云,清代魏源幼时,见当地一举人喜抄人诗作对以为炫耀,颇憎恶之,时或予以揭穿。一日举人指着手提的烛灯出联要魏源对。联曰:
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对道: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心中有火”与“眼里无珠”均语带双关。“烛,烛”、“心,心”与“笼,笼”、“眼,眼”为连珠。
(二)
《评释古今巧对》云,秦观与苏小妹成婚之夜,苏小妹不知何故,决定不理秦观,并用如下一联表意: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秦会意,并对下联: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联语主要用双关法。月朗星稀者,无云也。无云加不雨,即不会云雨也。不雨亦谐不语。成霜,犹言成双。
(三)
《解人颐》云,明代解缙七岁时,随父出,见一女吹箫。父出句命对,曰:
仙子吹箫,枯竹节边出玉笋;
解缙应对道:
佳人撑伞,新荷叶底露金莲。
枯竹,箫也。玉笋,歌女之手也。乃比喻。金莲,乃脚之代称。两联极具形象。
著名妙语对联精选(含名人对联):
(一)
魏寅《魏源楹联辑注》云,清代魏源幼时,见当地一举人喜抄人诗作对以为炫耀,颇憎恶之,时或予以揭穿。一日举人指着手提的烛灯出联要魏源对。联曰:
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对道: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心中有火”与“眼里无珠”均语带双关。“烛,烛”、“心,心”与“笼,笼”、“眼,眼”为连珠。
(二)
《评释古今巧对》云,秦观与苏小妹成婚之夜,苏小妹不知何故,决定不理秦观,并用如下一联表意: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秦会意,并对下联: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联语主要用双关法。月朗星稀者,无云也。无云加不雨,即不会云雨也。不雨亦谐不语。成霜,犹言成双。
(三)
《解人颐》云,明代解缙七岁时,随父出,见一女吹箫。父出句命对,曰:
仙子吹箫,枯竹节边出玉笋;
解缙应对道:
佳人撑伞,新荷叶底露金莲。
枯竹,箫也。玉笋,歌女之手也。乃比喻。金莲,乃脚之代称。两联极具形象。
(四)
《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云,湖南彭更曾出一上联在天津《智力》上征对。联曰:
信是人言,苟欲取信于人,必也言而有信;
河南于万杰对道:
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
联语为析字对。“人”与“言”成“信”,“火”与“因”成“烟”,联中皆凡两见。
(五)
《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不太满意。唐伯虎给他另写了一副,曰: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其人大喜而去。
蚊子、虱子,皆为嗜血动物,人人见而厌之。以此比喻生意和铜钱,形象不言而喻。此商人居然“大喜”,足见其无知与浅薄,联趣正在这里。此联除用比喻外,还用了重言(队,越)。
(六)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有句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清末,聂伯毅换下其下句以言袁寒云曰:
白日放歌须纵酒,
黄金散尽为收书。
下联亦成句,只未详出自何人。
又梁羽生任香港《新晚报》编辑,或投一联云:
白日放歌须纵酒,
黑灯跳舞好揩油。
下联形象地反映了香港舞场情况。揩油,借喻越轨行为。
(七)孙保龙《古今对联丛谈》云,郑板桥在淮县上任不久,一塾师前来告状,谓主人请他教学,议定一年酬金八吊,但年终未曾兑现。板桥疑塾师误人子弟,遂以大堂灯笼为题,出联曰: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塾师对道: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板桥见塾师并非无能之辈,即判塾师为胜,并留其在衙办事。
联语用了叠词、自对及上下对句相对(以“春夏秋冬”四季对“东西南北”四方)等技巧。
(八)《中国古今巧联妙对大观》云,从前有一小姐出联求偶,曰:
羊毫笔写白鸾笺,鸿雁传书,南来北往;
一位皮匠对道:
马蹄刀切黄牛皮,猪鬃引线,东扯西拉。
上联含三种动物,两个方位,下联亦含三种动物,两个方位。上联表达小姐的愿望,下联表现皮匠的职业,都很确切。联语末四字乃自对而后又上下联相对。全联对仗极工。据说,二人因此结成伉俪。
(九)
安徽定远县城隍庙里,有一副妙联,不仅有色有味,而且还具有警世作用,颇为难得。这副对联写道: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这副对联用酸、咸、辣、甜、苦“五味”对黄、白、红、黑、青“五色”,对得极为精巧。但在精巧的对句背后,又寓意有不可对人残暴,不可见钱眼开的劝世深心。用对联来省人劝世,真是绝世无双。
(四)
《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云,湖南彭更曾出一上联在天津《智力》上征对。联曰:
信是人言,苟欲取信于人,必也言而有信;
河南于万杰对道:
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
联语为析字对。“人”与“言”成“信”,“火”与“因”成“烟”,联中皆凡两见。
(五)
《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不太满意。唐伯虎给他另写了一副,曰: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其人大喜而去。
蚊子、虱子,皆为嗜血动物,人人见而厌之。以此比喻生意和铜钱,形象不言而喻。此商人居然“大喜”,足见其无知与浅薄,联趣正在这里。此联除用比喻外,还用了重言(队,越)。
(六)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有句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清末,聂伯毅换下其下句以言袁寒云曰:
白日放歌须纵酒,
黄金散尽为收书。
下联亦成句,只未详出自何人。
又梁羽生任香港《新晚报》编辑,或投一联云:
白日放歌须纵酒,
黑灯跳舞好揩油。
下联形象地反映了香港舞场情况。揩油,借喻越轨行为。
(七)孙保龙《古今对联丛谈》云,郑板桥在淮县上任不久,一塾师前来告状,谓主人请他教学,议定一年酬金八吊,但年终未曾兑现。板桥疑塾师误人子弟,遂以大堂灯笼为题,出联曰: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塾师对道: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板桥见塾师并非无能之辈,即判塾师为胜,并留其在衙办事。
联语用了叠词、自对及上下对句相对(以“春夏秋冬”四季对“东西南北”四方)等技巧。
(八)《中国古今巧联妙对大观》云,从前有一小姐出联求偶,曰:
羊毫笔写白鸾笺,鸿雁传书,南来北往;
一位皮匠对道:
马蹄刀切黄牛皮,猪鬃引线,东扯西拉。
上联含三种动物,两个方位,下联亦含三种动物,两个方位。上联表达小姐的愿望,下联表现皮匠的职业,都很确切。联语末四字乃自对而后又上下联相对。全联对仗极工。据说,二人因此结成伉俪。
(九)
安徽定远县城隍庙里,有一副妙联,不仅有色有味,而且还具有警世作用,颇为难得。这副对联写道: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这副对联用酸、咸、辣、甜、苦“五味”对黄、白、红、黑、青“五色”,对得极为精巧。但在精巧的对句背后,又寓意有不可对人残暴,不可见钱眼开的劝世深心。用对联来省人劝世,真是绝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