戗面馒头优美句子82句(关于馒头优美的句子)
快过年了,通州城的大街两侧,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和彩灯;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和超市到处是买年货的人们;几家卖火车票和机票的小店门前排起了长龙一样的队伍;烟花销售点儿遍布大街小巷,迎春的爆竹声时断时续、此起彼伏;轻轨列车、公共汽车载着人们来来往往;大人们都准备好了给孩子们的红包儿;电视不断播放着载歌载舞,欢天喜地的节目。到处已经充满了大城市特有的节日气氛。
置身在城市的年里,却总感觉还是没有年味儿,远远不如乡村,不如我眷恋的永年。
童年时期,我在永年县的姥娘家住了近十年,从记事儿起,每逢过年,都要感受那浓浓的年味儿和厚重的乡情。
大年三十儿,大舅和表哥他们将早就准备好的春联儿、横批分别贴在屋门、院门、灶房门的门框上和上槛上,还把用窗户纸印的彩色的老天爷、财神、门神、磨神、碾神、车神、灶王爷等神仙的画像贴在屋里、门、磨、碾子、推车、耧车、锄头、灶台上,晚上还要点上高高的红蜡烛,摆上香炉,上面插着又粗又长的香,供奉诸神,祈求家人平安,来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家里的影壁墙、水缸、树、箱子、柜子上也要贴上“春”字或“福”字。心灵手巧的表嫂和表姐她们早就剪好了用红纸剪的窗花儿,那些窗花儿有鱼虫、花鸟、牲畜、戏曲人物等等,分别贴在屋里的玻璃窗上。屋里土炕的墙上还要贴年画儿,年画儿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古装戏曲人物、电影剧照、样板戏剧照、山水风景画儿等等。每组年画儿是四张,有的家里要贴好几组年画儿。后来,有了挂历以后,人们也贴一些风景名胜和影视明星的挂历。
妗子和嫂子们还要忙着做供品和戗面馒头。她们用碱水和发面,先从发面盆里揪下一小块儿面,闻一闻酸度,再往发面里放入沏好的碱水,边揣边揉,然后再揪下一小块儿面用舌头尖儿舔舔,有甜味儿了,就说明碱放合适了。然后就开始揉面团和整形,制作花糕、刺猬、绵羊等供品和枣馒头、戗面馒头,依次码放到盖帘上,拿到灶房,放到大笼屉里,用大柴锅蒸。妗子坐在麦秸编的草墩子上,一边儿往灶膛里放柴火,一边儿拉风箱吹火。那飘飞的炊烟和大柴锅里的蒸汽弥漫在灶房里,不断跑向屋外。我也坐在拉风箱的姥娘或妗子身旁,帮助往灶膛里填柴火,灶房的烟很大,我被炊烟呛得直流眼泪,可我不怕,就是喜欢风箱的声音,喜欢灶膛红色的火光,还有火光中姥娘和妗子的微笑。这一天,村儿里家家户户都传来吹火的“呱—嗒—呱—嗒”的风箱声,那有节奏的声响伴随着浓郁的年味儿和芳香在村儿里飘荡,又汇成动听的交响曲随着袅袅炊烟慢慢飘向深邃的天空。
到了晚上,姥娘、妗子和表嫂表姐都坐在炕上,在煤油灯儿那微弱的亮光儿下包饺子,边包边聊家常。
过年了,我们这些孩子最高兴了,和大人一样,都穿上了粗布和新棉花做的新棉袄、新棉裤和新棉鞋。舅舅、表哥还为我们糊好了灯笼,形状有四棱柱、六棱柱和圆的;灯笼的龙骨是用竹条儿或高粱秆儿做的;糊灯笼用的都是自己用窗户纸印的彩色图案,有古代人物、八仙、花鸟儿、仕女、戏曲脸谱儿等。大人们都忙着过节的事儿,我们这些孩子人人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在过道儿里你喊我叫的,一会儿就聚拢了一大拨儿人,然后满村儿里玩耍,走东家儿,到西家儿,串过道儿,跑场院,那灯笼如同萤火虫,在村儿里跑来跑去。有的手里的灯笼一下子着火了,吓得赶紧扔在地上,哭着跑回家再朝大人要。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进入了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不出村儿,都是在家里过节。天还没亮,舅舅他们就早早起来,用大扫帚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迎接村儿里来拜年的晚辈儿们。还准备好了烟叶、烟袋锅儿和烟卷儿。我的姥娘在村儿里的辈分比较高,她也给来拜年的准备了烟卷儿、水果糖和钢蹦儿。当我还在炕上的热被窝里不愿意起来,拜年的就一拨儿又一拨儿的来了。姥娘的屋子空间比较小,屋里屋外都是拜年的。来拜年的人都穿着新衣裳,每到一户长辈家都是下跪磕头,起身告辞,都不掸土,再到下一户拜年。辈分越高的人,来拜年的人就越多。大清早儿,舅舅和表哥他们还要带着装有鞭炮、香、烧纸、酒、供品的篮子到祖坟祭奠祖宗,缅怀逝去的亲人。
大年初一的第一碗饺子要先供神仙,第二碗饺子送给老家儿。我心急地盼望着赶快吃上等了一年的.饺子。舅舅、妗子、表哥、表嫂和村儿里的晚辈儿纷纷给姥娘送来用海碗盛得满满的饺子,摆满了屋里的桌子和案板。姥娘把一大碗饺子、醋、扁叉(用竹片做的,有两个齿)拿到炕边儿的炉台上,我一口气吃了多半碗,把肚子撑得鼓鼓的。
初二这天,表哥骑着自行车,带着表嫂和他们年幼的孩子,到表嫂的娘家给健在的爹娘拜年,年货很简单,有花糕、枣馒头、馒头等,把竹篮子装得满满的,再盖上表嫂织的粗布,他们一去就是一天。
初三,是那些已经结婚,爹娘有一方已经不在世,或爹娘已经都离世的姑奶奶回娘家上坟的日子。父母已经逝世的,都埋在了祖坟里,她们就要到坟地上坟。有些人家的爹娘有一方逝世了,要先装入棺材,再找地方儿用砖头砌起来,形状如棺材一样,一头儿高,一头儿低,当地人称其为“丘”,等娘爹的另一方逝世了,再把“丘”内的娘或爹的遗骨装入新棺材,一起埋到祖坟里。这样的人家,姑奶奶就会到“丘”前上坟。姑奶奶上坟,要摆上供品,点上香,再烧纸,然后坐在草垫子上,两腿前伸,双手扶在腿上,由大腿慢慢滑向小腿儿,上身儿也慢慢向前弯曲,就这样循环往复,声泪俱下地上坟,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初四到正月十五,就可以随便串亲戚了。舅舅家里来了拜年的亲戚,招待很简单,他们都围坐在八仙桌旁,用小酒盅儿喝酒,每个酒盅儿盛酒三钱,喝酒时,十几个酒盅儿摆一溜儿,依次喝完再上酒。没有炒菜,只有凉拌藕片儿、凉拌猪耳朵、凉拌粉皮儿和肉皮冻,有的还有拌白菜和永年特产驴肉肠儿。喝的酒都习惯倒进专门盛酒的小锡壶里,再放到炉火上烤一烤,酒喝在嘴里是甜的。他们以喝酒为主,很少吃凉菜,喝到兴头儿上,就大声儿划拳,有时也用猜火柴棍儿和“掖指头”等方法,谁输了就喝酒。吃饭的时候儿,妗子她们是不上桌儿的,她们张罗着饭菜,用大碗端来熬菜,里面有大白菜、海带丝、粉条儿、炸豆腐、素丸子,菜的上面覆盖着一层煮熟的白肉片儿,还端来已经馏热的花糕和馒头。
那年月,长途汽车很少,人们走亲戚都是用各种交通工具,还有的是步行。那些日子,在乡间的小路上,沟渠边儿,滏阳河畔,处处可见串亲戚的,有跨着篮子步行的;有骑着自行车,带着媳妇和孩子,自行车另一侧挂着竹篮子的;有坐着排子车、手推车的……到处是头带着毛巾的庄稼汉,还有穿着花花绿绿的妇人和孩子。他们携带的篮子里面都装着花糕、枣馒头、戗面馒头,有的还带着从永年县城买的只有两寸长的小挂面,还有的带着永年特有的高桩戗面馒头。他们你来我往,从早到晚,将寨和寨、村和村、庄和庄、心和心连接了起来,就像无数个梭子,在那古老的燕赵大地,编织着亲情,编织着乡情,祖祖辈辈延续,世世代代传承。
过年,村儿里还要搭戏台子,由村儿里的戏曲爱好者或外边儿来的戏团来演戏。记得一年,村儿里在距离小学不远儿的土台子上搭了大棚,村儿里喜爱唱戏的尹京堂、张巧玲等演了豫剧古装戏《铡美案》,豫剧在永年被人们称为“高调”,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记得尹京堂饰演陈世美,张巧玲饰演秦香莲,还有些演员,包括伴奏的人,我已经记不清都有谁了。看戏的乡亲们都自带长条儿凳子,有的干脆津津有味儿地站着看。
我参加工作以后,每逢春节,经常要回永年看望我的姥娘。在我姥娘去世的十几年间,我仍然带着妻子和孩子回永年过年,只有在永年,我才真正地感受到了年味儿,在那年味儿中,最珍贵的还是大城市稀有的,浓郁的亲情、乡情和民俗风情。
1. 馊饭霉馒头——不对味;不是味儿
2. 卖馒头的掺石灰——面不改色
3. 肉馒头打狗——有去无来;有去无回;有去呒回
4. 蒸笼里抓馒头——稳拿
5. 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腾腾
6. 馒头开花——气大了;气鼓气胀;气大
7. 刚出笼的馒头——带着气来的;热气腾腾;热乎乎
8. 天下馒头——还得张嘴
9. 走路拾馒头——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10. 无夕馒头——白大
11. 新出笼的馒头——热气腾腾
12. 馒头不起——欠火候
13. 脚馒头浪打瞌目充——自靠自
14. 秤锤裹馒头——铁心
15. 死面蒸馒头——一个眼也没有;一个眼儿也没有
16. 一口吞了三个馒头——吃不消
17. 不吃馒头——争口气;蒸口气
18. 吃个馒头就饱——没肚量
19. 作梦吃馒头——梦里见面
20. 有了馒头想肉吃——得寸进尺
21. 刚上蒸笼的`馒头——面生
22. 扔下馒头吃黄连——自找苦吃;自找苦
23. 馒头里面包豆渣——人家不夸自己夸
24. 半生的馒头——入不得笼
25. 皇帝做馒头——御驾亲征(蒸)
26. 老面蒸馒头——发得快
27. 笼屉上抓馒头——稳拿
28. 卖馒头的搀石灰——面不改色
29. 馒头里包豆渣——人家不夸自己夸
30. 馒头做枕头——不愁吃
31. 泥蒸的馒头——土腥味
32. 破蒸笼蒸馒头——浑身是气;气不打一处来
33. 谁蒸下馒头等着你——怕冷了不成
34. 铁打的馒头——难啃;啃不动
35. 新娘子咬生馒头——人生面不熟
36. 一口吃了九个馒头——贪欲太大
37. 一嘴吞下仨馒头——吃不消;贪多嚼不烂
38. 早餐啃馒头——一口一口地吃
39. 蒸笼里的馒头——自我膨胀
40. 走路拾馒头,摔跟头捡票子——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41. 做梦吃馒头——梦里见面
42. 馒头顶锅盖——出息到分了
43. 肉馒头掷狗——有去无回
44. 刚出笼的热馒头——热气腾腾
45. 空腹蒸馒头——早就等不及了
46. 刚刚出笼的小笼馒头——热气腾腾
47. 吃了馒头打嗝——霉气
48. 脚馒头上打瞌穴——自靠自
49. 石板上烙馒头——面生
50. 戗面馒头送闺女——实心实意
51. 有了馒头想肉吃;侵略者的逻辑——得寸进尺
52. 一嘴吞三个馒头——贪多吃不了
53. 天落馒头——狗造化
54. 矮子不吃馒头——想高(糕)
55. 包子馒头做一笼——大家都争气
56. 斗大的馒头——无处下口;难开口
57. 豆腐渣蒸馒头——散了
58. 发面馒头送闺女——实心实意
59. 刚出笼的馒头烤着吃——欠火
60. 隔年的馒头——早发的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天下馒头 —— 还得张嘴
走路拾馒头 —— 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无夕馒头 —— 白大
新出笼的馒头 —— 热气腾腾
馒头不起 —— 欠火候
脚馒头浪打瞌目充 —— 自靠自
秤锤裹馒头 —— 铁心
死面蒸馒头 —— 一个眼也没有;一个眼儿也没有
一口吞了三个馒头 —— 吃不消
不吃馒头 —— 争口气;蒸口气
吃个馒头就饱 —— 没肚量
作梦吃馒头 —— 梦里见面
有了馒头想肉吃 —— 得寸进尺
刚上蒸笼的馒头 —— 面生
扔下馒头吃黄连 —— 自找苦吃;自找苦
馒头里面包豆渣 —— 人家不夸自己夸
半生的馒头 —— 入不得笼
馒头顶锅盖 —— 出息到分了
肉馒头掷狗 —— 有去无回
刚出笼的热馒头 —— 热气腾腾
空腹蒸馒头 —— 早就等不及了
刚刚出笼的小笼馒头 —— 热气腾腾
吃了馒头打嗝 —— 霉气
脚馒头上打瞌穴 —— 自靠自
石板上烙馒头 —— 面生
戗面馒头送闺女 —— 实心实意
有了馒头想肉吃;侵略者的逻辑 —— 得寸进尺
一嘴吞三个馒头查看答案
天落馒头 —— 狗造化
矮子不吃馒头 —— 想高(糕)
包子馒头做一笼 —— 大家都争气
斗大的馒头 —— 无处下口;难开口
豆腐渣蒸馒头 —— 散了
发面馒头送闺女 —— 实心实意
刚出笼的馒头烤着吃 —— 欠火
隔年的馒头 —— 早发的
皇帝做馒头 —— 御驾亲征(蒸)
老面蒸馒头 —— 发得快
笼屉上抓馒头 —— 稳拿
卖馒头的搀石灰 —— 面不改色
馒头里包豆渣 —— 人家不夸自己夸
馒头做枕头 —— 不愁吃
泥蒸的馒头 —— 土腥味
破蒸笼蒸馒头 —— 浑身是气;气不打一处来
谁蒸下馒头等着你 —— 怕冷了不成
铁打的馒头 —— 难啃;啃不动
新娘子咬生馒头 —— 人生面不熟
一口吃了九个馒头 —— 贪欲太大
一嘴吞下仨馒头 —— 吃不消;贪多嚼不烂
早餐啃馒头 —— 一口一口地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