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优美到句子71句(关于钟南山的句子)

作者:文案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39

1、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2、西安封域中,清水岩泉好。

3、修竹挼蓝,梅山耸翠,小小佳处西安。

4、忆长安,九月时(范灯《忆长安;九月》)

5、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6、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

7、长安城中不可留,风尘日日使人愁。

8、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李贺《沙路曲》)

9、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10、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1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2、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张元宗《望终南山》)

13、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年求友近严陵。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14、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15、南山云雾暗长安,坐惜芳菲欲向阑。

16、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17、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1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9、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20、西安春风花几树,花边饮酒今何处。

21、梦底音容岂过时,三更犹读那年诗。秋寒可自长安到?再忆长安已太迟。

2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3、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4、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2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

26、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李商隐《滞雨》)

27、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手环堵(杜甫《秋雨叹三首》)

28、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29、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30、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31、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32、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33、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34、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5、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36、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37、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

38、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道离别

39、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40、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41、长安大道霜日晴,赤骠蹀躞黄金缨。

42、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崔颢《七夕》)

43、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李山甫《寒食二首》)

44、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45、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卢照邻《结客少年场》)

46、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白居易《长安道》)

47、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

48、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长安》)

49、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綮毋潜《送章彝下第》)

50、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51、长安二月三月时,千门万户春风吹。

52、长安狭邪绿水滨,青楼罗绮暗生春。

53、长安记得相逢日,正是桃花饮马时。

54、长安城中多大道,满路香尘风不扫。

55、月落长安天四更,六宫一夜梨云白。

1、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2、西安封域中,清水岩泉好。

3、修竹挼蓝,梅山耸翠,小小佳处西安。

4、忆长安,九月时。

5、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6、长相思,在长安。

7、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8、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9、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

10、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

11、西安鼓楼是现存中国最大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南端,东与钟楼相望。

12、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

13、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年求友近严陵。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14、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15、长相思,在长安。

16、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漫步西安,气象万千的名胜映入眼帘。

17、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见证了中国五千年兴衰,承载了中华民族最厚重的历史。

1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9、我眼中的西安是一个拥有文化悠久历史和特色多的古城,比如大雁塔,钟楼,都是一些著名的历史古迹。

20、西安春风花几树,花边饮酒今何处。

21、梦底音容岂过时,三更犹读那年诗。秋寒可自长安到?再忆长安已太迟。

2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3、一直以来,对西安这座古都都是崇敬有加的',因为它有着十三朝帝都的悠久历史,有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有唐风秦韵孕育出的别样风情。

24、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2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

26、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27、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手环堵。

28、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29、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30、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31、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32、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33、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34、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5、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36、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3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8、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道离别。

39、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40、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41、忆长安,九月时。

42、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43、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44、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45、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

46、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

47、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48、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49、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

50、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

51、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5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53、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就是以西安为起点的。西安以它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成为举世瞩目的历史名城。

54、西安是我的家乡,她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秦、汉、隋、唐等12个王朝在此建都。

55、美丽的古城西安,这座城市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6、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汉唐雄风驰名天下。西安,曾经有一个美丽的称呼“长安”。

57、这座城市却在历史的熏陶下变得成熟而内敛,睿智而不张扬,西北的粗犷豪放与现代社会的开放包容在这里完美交织,使这座历经千年的古都显得更加有魅力。

58、西安是有着十三朝历史的古都,又以唐朝为最盛。看西安的建筑,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间总会有唐朝时代的建筑模式:红墙,黑瓦,雕花的窗户,格外给人不一样的赏心悦目的感受。

59、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中外闻名的文化古城。

60、西安,也就是古时的长安,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佣;八景之美誉的大雁塔,可以看见秦时明月汉时关,又能感受唐朝雄风五代烟,西安真是一个好地方。

原文

终南山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注释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8.人处:有人烟处。

赏析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作者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作者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王维却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作者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作者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作者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众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

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

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作者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

第三,作者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

作者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作者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