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自然风光优美句子105句(敦煌自然风光介绍)

作者:文案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69
《莫高窟》课文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过程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4、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藏经洞

4、给课文分段。

(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②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4、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第3-4自然段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3-4自然段,深化理解。

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③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④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3、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4、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精读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4、小结。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段和第三段,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抽查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第一、三段。

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3、对照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听课文,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

四、小练笔。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尽量写得精彩些。

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似的飞出了教室,奔向操场快乐地玩耍起来。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那一刻,操场就是我们的小乐园。

(提示:写之前,可以先回忆一下课间操场上的情景,最好先观察一下再写,那样会使句子更生动。)

1、这里曾有灿烂辉煌的历史:丝绸之路、文景之治、大唐盛象,这里也曾黄沙漫天,沉睡千年,这里有漓江晚秋,春城飞花,这里也有大漠孤烟,塞外风疾。放眼看过来,这里,是中国西部。

2、俯望西部,不禁感慨万分。几十年前的荒漠现已改造成为碧绿的草原,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奔跑着的野驴群。昔日盘旋环山的小路,已成了笔直的穿山大道,成了西部人民走向富裕的阳光大道。

3、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到处翠色欲流,羊群在一望无际的原草上悠闲的散步,在草原上有许许多“旗”这里指像现在小小的村庄一样,人们住的是蒙古包,为了开发西部,跟草原上联系,经常有人去访问,可是一访问,怎么也不忍离开,真是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啊!

4、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伟大的路,把远方的西域连在了兴旺的中国,一群群骆驼商队向西域走去……在前115年,班超带着许许多多丝绸,访问安息国,回来时带回了中国没有的驼鸟蛋,也跟安息国建立友好关系。

5、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在这里,涧溪交流,河川纵横,清泉喷涌,云杉茂密,鲜花盛开,芳草如茵,清风徐来,牧歌抑扬。

6、每年6月之后,牧民们的草原盛会多在这里举行,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使那拉提草原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

7、草原是一种极致,草原是绿色的海,也有起伏的波浪。毡包是浪中的彩帆,羊群、马群是卷起的浪花。海岸是连绵的山峰,高高的云岭雪杉,列成队,排出行,在悬崖上傲然挺立,护卫这片草原。

8、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有一片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就是号称“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它雄奇高峻、傲视四方,以奇异的地理构造和地貌景观,以及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历史皱褶,堪称世界一绝。

9、有世界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风光绚丽,像是一块绿毯,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真是美不胜收。如果您亲临其境,仿佛走近了绿色王国,便能体会到它那无穷的大自然的魅力。

10、青海湖的颜色分三层。离岸边较近的哪一层是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湖底的水蓝色,细细的看,有感觉这水是无色的,好像是一块透明的水晶,强烈的阳光给湖面增添了一丝光滑。中间的那层颜色是浅绿色的,可以看见海草在湖水里面晃动。

11、青海湖水可以说是清凉的,两只脚踏进去,整个身体都变得凉爽了,之前的炎热全部驱走了。我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湖水的清凉让我感觉我自身都跟它融为了一体。每走出一步,溅起的小小的水花都会欢歌,好像在迎接我的到来,每走一步,小小的水花都会跳舞,好像在庆祝又有一个生命融入到当中来。

12、我国的西南部受印度洋季风影响,湿润,气温稳定,温差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冬梅雨季节特点,地形二高原夹一盆地(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有丰富的有色矿产资源,拥有我国最丰富的水利资源,有我国最丰富的地热资源,我国少数民族最大的集中地。

13、光秃秃的塬坡,龟裂的田地,沙漠真个是“桑柘无叶土生烟”呵!沙土,像炒得焦黄的炒面,一迈步,便飞黄腾达溅得你半截裤管都是黄的,宛若穿了一双高腰毡靴。行人嘴唇裂口、鼻腔出血、眼角被沙粒磨得干涩疼痛。抬头望天,赤日炎炎,云不见一丝,风不见一缕,干热烘烤着古铜色的身躯,那盐渍的衣裳、浃背的汗水,仿佛发出滋滋的响声。

14、西北部,干旱的非季风区,气候比较干燥,因此自然风光以沙漠、草原景观为主,山地高大雄伟,这一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小的沙漠—毛乌素沙漠,拥有世界第二靠城市近的移动冰川—七一冰川,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最多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也是我国的重要的农产品基地,有全国产量最多的棉花、瓜果、玫瑰和啤酒花,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重要的集中地。

15、有人曾用:“荒、远、边、穷,大、财、宝、美”来形容西部,虽然这里交通不便,开发程度较低,经济也相对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可是这里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美丽的自然风光,下面让我们跟随小导游们,去西部走一走,看一看。

16、我们西部的美景真是说也说不完,还有西北沙漠中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美丽神奇的香格里拉,气魄雄伟的黄果树瀑布,秦岭主峰太白山。大开发战略,将使中国西部变成一片开放的热土,全世界的眼光都在注视着沉寂已久的中国西部。

17、这次,我看到了西部的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18、几株低矮的、焦黑的灌木;几只在空中划过、怪异的大鸟,可能是这里唯一有资格称得上是生物的东西了!可即使是这在眼中一闪而过的灌木,或是不知名的大鸟,也好像沙漠中的海市唇楼一般,当人揉揉眼想看个究竟时,却似蒸发了的水蒸气,不知所踪了。

19、浑黄的天空密布着铅云,仿佛一只蒸笼着同样浑黄的土地。土黄色的山丘连绵起伏,好似巍然耸立的驼峰。驼峰与高原交织在一起,正是一片激情澎湃的黄色的海洋,可又不似大海这般光洁、顺滑。

20、西藏的风景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和巴松错等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有羌塘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和色林错自然保护区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一)

走进敦煌石窟,

我们像是读着一本书,

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

机敏的北朝人,

将西域样式融进了,

魏晋风骨;

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

雍容华贵,从容自信,

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

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

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

而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

却一次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

(二)

不是妖艳,不是凄凉,

莫高窟的颜色是浑厚,

因为,它积淀了,

一千多年的风沙,

它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

朝代的兴衰,

岁月的轮回,

生命的存亡,

莫高窟中,有辛酸,

有甜美,有苦涩,

有辉煌,有愤恨……

这些味道,这些情感,

交织着,铺洒着,

飞扬着,诉说着,

洋洋洒洒地筑成了一个莫高窟,

一个永久的神话。

莫高窟,是一首意蕴深长的诗;

莫高窟,是一支悠远回旋的古曲;

莫高窟,是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

(三)

一座石窟,一个世界;

一孔洞穴,一截历史。

壁画、雕塑、藏经、传说……

每一样都够一个人研究一辈子的,

不,一辈子也不够。

那端坐的佛陀、站立的菩萨;

千手的观音、飞天的女神;

反弹的琵琶、怀抱的胡笳,

那一样不让人沉迷。

石窟里很静,

又似乎又像在讲述,

那饲虎的王子,

救人的七色鹿;

那是谁?

割下自己的肉,

欲换取鸽子的生命。

这一切西来的文化,

都融进了中华文明之中,

这就是我们的博大与包容。

不是有人在探索、

追寻中华文明为什么,

能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吗?

这里就镌刻着答案。

大漠深处,

河西走廊的尽头。

我的敦煌,

我的莫高。

丝绸之路上,

一个小小的驿站,

中华文化中,

一首壮美的史诗。

莫高窟,

是我精神的至高点;

莫高窟,

是我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说,

莫高是一杯浓酒,

那么我愿举杯,

用生命举杯;

如果说,

莫高是一轮明月,

那么我愿仰望,

以一生仰望。

莫高——挚爱——神话。

(四)

敦煌的自然风光同样毫不逊色:

沙漠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

澄黄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相互依存,

延续千年不变,景色奇异迷人;

阳关及玉门关虽只余下断壁残垣,

置身其间,

却仍能隐隐感受到,

边关的铁马金戈之气,

使人不得不慨叹,

历史的沉重和苍凉。

让我惊异还有,

莫高窟大小佛像,

鲜艳的色彩和飞动的衣袂,

也不是让人敬仰的伟岸身躯,

而是古人对光线出神入化的妙用。

天光透过两道洞口漫射进来,

正好照在尊者的脸和胸部,

其他部位渐远渐暗,

其他人物亦渐暗渐远,

唯独至高的尊者佛光普照。

我留连到最后,

待洞中的参观者散尽,

排除了游人对光的干扰,

释迦尊者立刻光艳柔美,

色泽祥和,

令人肃然起敬。

两道洞口掌控天光,

准确散射到佛像最重要的部位,

依次过度到黑暗。

其庄严肃穆,

令人怦然心动。

莫高窟不仅有,

精妙绝伦的彩塑,

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宏伟瑰丽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记录佛教故事的,

有描绘神佛形象的,

有反映民间生活的,

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

就像是走进了,

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是活着的,

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

它见证着历史,

记录着历史,

聆听着历史。

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

听着历史的低吟浅唱。

莫高窟是绝美的,

但它永远不是艺术品,

因为肤浅的艺术品,

永远不及莫高窟的深度。

莫高,

意味着文化,

意味着美。

还意味着永久的信仰……

莫高窟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人类。

是人类文明的精粹,

是人类灵魂的凝结。

它是永恒,

是神的力量。

(五)

莫高窟,

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

就在于它是,

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

看莫高窟,

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

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一千年而始终活着,

血脉畅通、呼吸匀停,

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一代又一代艺术家,

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

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

喧闹的背景,

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撩乱,

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

在别的地方,

你可以蹲下身来,

细细玩索一块碎石、

一条土埂,

在这儿完全不行,

你也被裹卷着,

身不由主,踉踉跄跄,

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

在这儿,

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

那干脆就丢弃自己,

让无数双艺术巨手,

把你碎成轻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