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感受人生哲理句子

作者:文案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53

佛曰感受人生哲理句子

1、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弥勒《辨中边论》卷下

2、于他无害心,瞋亦不缠结,怀恨不经久,于瞋以不住。虽复瞋恚盛,不发于粗言,不求彼阙节,扬人之虚短。常当自防护,以义内省察,不怒亦不害,常与贤圣俱。《杂阿含经》卷四十,第1107经

3、人生若能减低欲望,生活上便没有什么值得计较!

4、当我们改变自己的心态时,你会发现,木和世界抗争,世界也会以微笑来接纳你。正所谓人生万事随喜,沿途尽是好风景。

5、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6、爱的给予一定要理性,无原则无节制的爱不是爱,是债,是毁灭,最终的结果会逼死这些充满青春活力的祖国花朵。作为父母,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爱的方式究竟是不是可行的。

7、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8、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家人.朋友,感恩那些在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给 予自己帮助的人。我们应当常念他人滴水之恩,对善行报以善行,去帮助 需要帮助的人。愿我们能生活在知恩报恩的世界里,在感恩的氛围中走向 和谐。

9、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磨擦,总会有不开心.不快乐的事情发生,如果把这些事都放在心里而耿耿于怀,那么心灵重负就会越来越多,就会活得越来越累。所以,要不断地让自己学会释怀,用一种豁达的心胸面对生活,那么生活就会对你露出微笑。

10、能灭一切烦恼热,是名尸罗波罗蜜。《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11、吃了黄连才知道甘蔗更甜,受了风霜才觉得阳光更暖,经历了贫寒才感到生活更美好,遭遇挫折才感到人生更充实!

12、切实工夫须从难处做去,真正学问都自苦中得来。夏莲居《自警录》

13、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自代。《法句经》卷上,爱身品

14、凡夫的爱欲及渴望永无止境。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与声色逸乐,有如汹涌的波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15、日禅:若岁月静好,那就颐养身心,若时光阴暗,那就多些历练。生命中最困惑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没有放弃,怎能拥有,不守寂寞,岂见繁华。曾经再美,不过一纸空谈,脚下艰难,却是直指明天。

16、好话是供养,赞美出妙香。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17、生活不是只有温暖,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但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价值,懂得珍惜自己,世界的一切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对。

18、不比较,不计较。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19、佛家禅语: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0、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矧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矧多念乎?

21、今日的苦,便是明日的甘美,世上绝少有不必吃苦就能成功的奇迹。吃苦的精神与忍耐的力量虽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却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感受到喜悦,能够把吃苦当做磨炼,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22、佛的寿命不在长短,只要懂得生死之道,生也安然,死也安然。好好地活过,生命就具有无穷的价值。

23、人生的一苦恼是不分贵贱的。一证严法师

24、毕故不造新,厌胎无淫行。种憔不复生,意尽如火灭。《法句经》卷下,泥洹品

25、时时刻刻都送给自己壹个微笑,不要有太多的心情透支。我们要学会过 滤自己的心境,要善于给自己的心情放假。生活中不停地奔波,会让我们的 笑声带有几分苦涩。因此,要经常打扫心灵的库房,把那些昨日的烦恼统统 清扫出去,腾出心灵的空间来存放

26、众生心即凡夫心,也就是有污染.有色彩的心,色彩抹净即现佛性。

27、禅是生命的自在,禅是生活的潇洒,禅是思想的空灵。

28、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人喜眠,眠则增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大般涅槃经》卷十七,梵行品

29、快乐,你希望得到,我希望得到,他.她.它也希望得到,痛苦,你不愿承受,我不愿承受,他.她.它也不愿承受。这就是所谓一切众一生等的道理。如果我们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的话,就再也不会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了。

30、若人寿百岁,远正不持戒,不如生一日,守戒正意禅。《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31、对人真诚,要有聪颖,而不等于愚痴的善良,对人包容,要有原则,而不等于对他人放纵。

32、安心不可向外驰求,不可脱离当下。迷失也好,觉悟也好,烦恼也好,清凉也好,道不远人,都在当下。

33、造成投生的是爱欲,它伴随着喜与贪同时生起,四处追求爱乐,也就是:欲爱.有爱.非有爱。在世间有可喜与可喜之物的任何地方,爱欲就在那里生起,在那里建立。南传《大念处经》

佛曰感受人生哲理句子(二)

1、念佛参禅只是一种境界,如何改变人的一生命运,不仅是靠烧香.拜佛.等运气,更是要通过自己的慈悲言行和善心,来调整自己的心态,配合自身的努力奋斗。

2、心性清净,为客尘染。《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十七

3、正信的佛法,不说感应.不说神通,唯心是佛。

4、只有真正做到枯者由它枯,荣者由它荣的人才能够宠辱不惊,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5、与人结好缘,句句话都是法,与人结恶缘,句句话成是非。

6、愚人是思惟恶念.说恶语.造恶业之人。南传《愚人与智者经》

7、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付出,才是人生的创造者。什么都没做,就是空过的人生,若能不断付出利益人群,就是大好的人生。

8、钱财,如果妥当使用,能让我们迈向幸福,如果使用不当,会让我们趋向痛苦。钱财乃一切善与恶的媒介,具有爱心与智慧之人,能善用钱财,自私与愚昧之人,则会使用不当。

9、任何人的行为不会消失,它会回来与主人相会。作恶的蠢人将在另一世界看到自己受苦。《经集》第三品,第十章《拘迦利耶经》

10、孝顺父母.尊重师长.爱护妻子.善待他人皆能获得幸福。

11、佛说,我们要爱整个世界,爱所有的人,只要心中有爱,一切皆在。

12、若有人王成就正见,如法化世,名为天主,以天善法华世间故。《心地观经》卷一,报恩品

13、厚集一切善根,所谓四宏誓: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学观品

14、佛言:毁谤正法及一阐提,或有杀生乃至邪见及故犯禁,我于是等,悉生悲心,同于子想,如罗喉罗。南本《涅槃经》卷三,长寿品

15、面对痛苦,面对荣辱,谁又能做到真正的波澜不惊呢?

16、宁静致远,是怎样的远?这个远字中,可以包含正直.慈悲,可以淡泊.可以超脱,可以修炼得道.可以出人头地。

17、人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越是富有的人,越想

18、有的人之所以痛苦,是追求错误东西的结果。

19、地等和合,微尘之聚,若离于心,即无所得。《大乘密严经》卷中,显示自作品诸有对色,皆识变现,非极微成。护法等《成唯识论》卷一

20、芳华轻逝,泪洒菩提,我们每一天都在憧憬未来的美好,拥禅心渡慈航,如花似玉的年华,转眼如云烟消失的无影无踪,泪珠纷纷落下,悲伤着你的悲伤,痛苦着你的痛苦。

21、一切饿鬼,皆为悭贪嫉妒因缘,生于彼处。《正法念处经》卷十六,饿鬼品

22、坐望于季节的末端,画一卷沧海桑田,听一曲万水千山。吟一阕思念无边,梦几回浅笑迷离间。一缕菩提,一钵梵音,待禅意参透,红尘一笑,淡漠如烟。

23、对物质的过度贪求和不合,常常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守财人的眼中除了财,便再也看不到其他东西,因而失去了生命中其他的乐趣,甚至生生世世都为财所困。

24、壹个人一生再怎么贫穷下贱,只要听过一声阿弥陀佛,念过一句阿弥陀佛,就算没有白来,即使享尽荣华富贵,却不知道有阿弥陀佛,无异白来人间走一遭,是壹个可怜的人。

25、凡夫必须依祖师的解释才能正信佛经的内容,正如必须通过窗户才能看到外面的景色。凡夫心如墙,祖语如窗,经如外景。不通过祖师,想自悟经意是不可能的。

26、在家菩萨若得自在,为大国主,拥护民庶犹如一子,教离诸恶,修行善法。《优婆塞戒经》卷三,摄取品

27、住三世无碍智戒者,以身语意合一,不作一切诸法。云何为戒?所谓观察舍于自身,奉献诸佛菩萨。《大日经》卷二,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

28、知足是心灵富足的起点,因为懂得知足就懂得了珍惜,珍惜万事万物会使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是一种难能可贵且能给人带来幸福的生活态度。

29、我将自己的灵魂剥开,让美好的和龌龊的都无所遁形,我希望 这是壹个对人世有益的标本,能让灵魂自修者有所借鉴,少走弯路。

30、所谓讲禅话.听禅音.做禅事.用禅心,无非是友善二字。任何人以友善的态度待人接物,都会变成壹个有魅力的人。

31、人性之富,富在有德,品行之贵,贵在重孝。

32、大气是一种忍让,不轻易拿自己的涵养挑战别人的浅薄,大气是一种淡泊,金钱名利浮云过,我心自有明月在。

33、报通三世行善者在今生与来世都感到喜悦。当忆及自己清净的善业时,他感到喜悦,非常地喜悦。造恶者在今生与来世都受苦。想到我造了恶业时,他感到痛苦。再者,当投生至恶道时,他会遭受

佛曰感受人生哲理句子(三)

1、根普被,是指佛法可以使上.中.下根机的人同沾法益。知识高的人,觉得佛法广博精深,知识中等的人,觉得佛法受用无穷,知识低的人,则会觉得佛法给了他依靠。

2、胆量.机遇.智慧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3、成功并不是远在天边遥不可及,许多时候,是太大的目标.太长的路途让我们倦怠和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放弃努力。其实,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只要把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努力达到小目标,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4、无论发生任何事,都不要怨天尤人,先从自身找原因,将那些失败的惨痛教训写在纸上,天天告诫自己:如果我们不彻底从心底改变,我们还会失败,还会跌倒,还会被人唾弃。因为你不能奢望这个世界会因为要迎合我们而有任何改变。

5、习惯有时会成为阻碍你成功的障碍,因此,你要及早认识和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6、我们应该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同时,不应该贪执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珍惜自己拥有的人常常会幸福,贪执不属于自己东西的人,往往会烦恼。

7、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优婆塞戒经》卷三,受戒品

8、不只爱人,还要爱地球,土地平安,人才能平安。

9、人依止在大地之上,为地球尽一份心,是本分事也是使命。

10、廓彻十方自性境界,触事全真。真净克文禅师《古尊宿语录》卷四十三

11、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诸法无法体,而说唯是心。不见于自心,而起于分别。《入楞伽经》卷十

12、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在佛法的世界里,善乃是一切生命的本质。一花一世界,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以爱心为本,以慈悲为怀,将德与善融入到生活的每壹个细节。

13、日常生活中,只有保持一颗平静心,才能使生活更加安逸,只有做到心无杂念,才能是生活更加舒适。

14、长沙景岑禅师说:热即取凉,寒即向火。南宋无门慧开禅师有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菜根谭》上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这些都是平常心的最佳体现。

15、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辉煌,都是从苦中来。事业的成就如此,学问的成就如此,修行的成就更是如此。

16、菩萨见人亲里死亡,若亡失财物,种种忧苦,若恶心瞋心不往慰喻者,犯重垢罪。《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卷一

17、若见一切法都无自性,即由无自性故,便能安立缘起因果,是为性空现为缘起义,若见一切法唯由分别假立,缘起.因果皆应正理,即由此故,便能引生一切法皆无自性之定解,是为缘起现为性空义。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

18、我想,再过千年,我依然会记得你,倒影在秋水上的美。只愿,与你有壹个刹那,能听悟,花语的禅音,修行的艳丽。

19、何谓无上菩提?佛言:色等真如是。《大般若经》卷三三二,善学品

20、放下执念,放下贪嗔痴恨,放下自私自利之心,放下对名利声名的迷恋,放下五欲六尘。只有真正做到了放下,才能让内心清净起来,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智慧。

21、伦理道德是人类的希望,也是幸福的基础。

22、不着内外一切法,如风无碍行于空。《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23、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有时壹个微笑可以让两个宿怨之人冰释前嫌,可以让异域他乡之人倍感亲切温暖。世界上最简单的动作,完美的诠释了人间最复杂的道理。喜而不语留给人们

24、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 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 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 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

25、古来不惜身命弘扬佛法的人,是因为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佛法能带给一切人类.一切人生最根本.究竟的利益,那便是涅槃。这是一切物质.经济.文化.艺术.科学.宗教.哲学无法取代的利益。

26、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学会放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27、经典十一大佛语,让你明白爱情.缘分与人生。

28、汝不应由尊敬如来故,而接受如来的教法,要像用火来检验金子一样,先行分析,然后再做决定。《中部》第47经佛言

29、宽容不受约束,它像天下的细雨滋润大地,带来双重祝福:祝福施与者也祝福被施与者。若,人生只是一场美丽的梦,愿做清晨里的一滴露珠。尽管微小但不懦弱,因为知道世界的纯洁来自心灵的透明。

30、不怕地狱,就怕心偏 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狱,要怕的是心的 偏向。

31、只要缘深,不怕缘来得迟,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遥远。

32、如是诸佛神通力,一切皆由业性起。《华严经》卷七,世界成就品

33、手机信号即是光,此光中加信号代码,有能量,有信息,有情感,有语言,充满空间,随时随地可以接收。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即是阿弥陀佛无量光明信号代码,充斥法界,有救度之力,有呼唤,有慈悲。

佛曰感受人生哲理句子(四)

1、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2、流俗知见,不可人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乐简畏繁,不可明道。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3、佛曰: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相是一副皮囊,也是给人的外在形象,心是一种境界,也是操控情绪的源泉。要想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

4、纷乱的俗世,总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既然境由心造,何不在自己的内心掘一座莲池?青莲开则净土在。

5、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彻悟禅师语录》

6、无所拥护,名为大舍,若不见我.法相.己身,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是名大舍。《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7、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中阿含经》卷十七,《长寿王本起经》

8、行菩萨道,要经常接受考验。遇到困难与危险时,要学佛陀大无畏.大勇猛的精进精神,心无怖畏.志不退缩,不断向前迈进。

9、心若能融会贯通道理,人生的方向就不会走错。

10、对每一件好事表示感谢 对一件好事表示感谢,同做一件好事一样伟大。

11、若问世尊拈花意,只道禅心是自然。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内心博大.空灵无碍,犹如倒空的杯子,便能恬淡宁静。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12、当今时代最需要的不是物质富裕,而是精神充实。

13、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中阿含经》卷七,《象迹喻经》

14、凡学佛之人,无论在家出家,皆不得以安受坐享为应分,务必随位随力,日作其资生利人事业,不得荒废偷惰。太虚《学佛者应知行之要事》

15、生命中,当独自占有一种幸福与财富时无疑是快乐的,它会让我们生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但却也是虚空的。当我们的幸福与财富无人

16、常有人这样问自己爱的人:我死了你会不会哭?实际上这个 问题让你爱的人很难回答。如果你爱的人同样爱你,这个问题就问得 多余,如果你是一相情愿,这个问题也不必问。之所以问,是出于自 己的犹疑,是一种对等的索取。

17、世论者,唯说身觉境界而已。《楞伽经》卷三

18、如下如是种,必获如是果。《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19、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壹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够赢得多少人。

20、有时候,我们的爱心就像一枚小小的火柴,能够照亮别人,也能温暖自己。爱心能积少成多,汇聚到足够的能量,便能照亮整个地球,普照人间大地。

21、夫妻间相处的言行,对子女不仅是直接的身教,也将是子女们的处世范本。

22、很多时候,我们会陷于别人给我们的评论之中,别人的话语.举动可 能会消灭我们往前迈进的勇气。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跟自己生烦恼的事比 比皆是。从佛教来讲,自己跟自己生烦恼也是不对的,因为它也是了脱生 死的根本,也是我们需要转化.断除的对象。

23、慈心观众生,如母念一子,于仇不追恶,更生怜悯心。《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三

24、悲与喜,终将成为过去,既然这样,对于眼前的不幸,又何必过于计较呢?

25、想拥有壹个清净的社会并不难,但需先从无数个我与你开始做起。想要求整体的美,也必须从个体开始,有无数个美的个体,才会有大整体的真善美。同样的,向往生活在菩萨的世界,自己就必须先学习做菩萨。

26、见人有错,要尊重的提醒,受人指正,应感恩的接受。

27、人能自度,转相拯济,至心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母得疑悔,自为过咎!《无量寿经》

28、造忧后忧,行恶两忧,彼忧惟惧,见罪心慷。造喜后喜,行善两喜,彼喜惟欢,见福心安。今悔后悔,为恶两悔,厥为自殃,受罪热恼。今欢后欢,为善两欢,厥为自佑,受福悦豫。《法句经》卷上,双要品

29、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长阿含经》卷十六,《坚固经》

30、找出自己最大的缺点,要有改变的愿力,切实执行。要把做过的错事记住,不断地自我警惕,自我提醒,要能不二过。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