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语录佛语人生
静思语录佛语人生
1、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2、学佛应敬人人如佛菩萨,家庭才会和睦,若能扩展到朋友亲戚,对人时时存有恭敬与信任之心,则社会必能祥和安乐。
3、种是学术上的曲解:一些有智识的人,将佛教经典文籍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而愈觉佛法的深奥,认为这不是人的能力所及之事,所以对佛教敬而远之,误解佛陀的人格脱离现实生活。
4、互相尊重,谨守礼节,无求即无怨,心平即气和。
5、我们应以最纯净的心与最透彻的爱念,为人群服务,抱持不求回报的精神,牺牲享受,享受牺牲,发挥良知良能,启发
6、娑婆世界苦难偏多,人事万般杂乱,无量艰难困厄,皆由众生顽劣刚强,造就乱世祸殃,导致家国不安。
7、若一曝十寒,朝勤而夕畏苦,或一日信而十日生疑心,岂只是目前难于见道,恐怕终其身仍背道而行。
8、有的人无法了解何谓佛道,以至于对佛教产生误解。
9、智者的抉择:常言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若能多接触人事.多一分经验,就可以多增长一分智慧,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深具历练智慧的功能。
10、佛僧团中,曾有一位比丘,平时诵经念佛精进求道,却独善其身,与人群隔离。别人生病时,他认为与己无关,甚至连举手之劳便能利益天下的事,他也不肯做,整日只顾用功修行以求解脱。
11、慧远大师劝导后学:常避无义,不亲愚人,思从贤善,亲附上士。因为贤人善士能引导人增长慧根福德,愚痴小人会使人误入险道,所以要慎选良师。
12、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是大乘精神的表现。
13、平时所学的真理正法,必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要学以致用。若只是了解文字上的理论,却无法身体力行,那是得理而不会道,知理却不懂事,不能得到真正的法喜。
14、经云:内无所求,外无所得,心不系道,意不结业。对外有所求者,常招来无限苦闷。希望大家宜养精蓄锐,发挥智慧,加强信心。人的一生,要做的事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路就是道,事情就是业,有道无业道不进,有道有业才可到达湛然的寂光土。
15、所以真理正法,是理事互融。追求真理者,像个迷路的人想寻找正确的道路,找到正路后,就不会仓皇失措.忧虑恐惧,而会充满信心与勇气。
16、另有些人不讲究自己的行为,以为信仰某宗教就能上天堂,若不信就会堕地狱,因此心生惶恐畏惧而盲目信从。更有人说自己已了生脱死,得到永生的境界,或具有异能神通。这就是迷信者在宗教枝节上生幻相,这种人容易误入险道.走火入魔。
17、父母精血结合,而成四大假合的肉身,会生会死.有时限,有病有老.污秽不净。
18、返璞归真:精湛利巧之器,需经洪炉烈火,烧炼千锤.去滓存菁,使废铁成精钢。
19、世间有许多虚无的理论,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也非常深奥莫测,但却令人难以体会.不易了解。难解则难行,难行难解就是虚渺,虽然有理,却非正道,所以行不通。
20、起步方向错了,则目标迷失,脚步缓慢了,则目标难达!
21、定业不可转,唯有修得正见,四谛分明,始能舍离贪嗔痴造作的身口意业。
22、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果循环真理不失。
23、皈之字形是一白一反,反黑归白之意。
24、修行者内谦外让,超然于情欲物外,世间一切事物.权势,甚至生命,对他而言,都无所碍而得自在。
25、佛陀曾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如何处理世间财产.培育出世法财。
26、世界多灾难.众生也多苦厄,唯有佛陀详悉祸因灾源,并善巧适时地应机设教,对症投药,以仁心仁术保护众生身心安康.促进世界祥和净乐。若众生身心病害及诸般苦恼尽除,则世间灾祸必定息灭!
27、发欢喜心,充满希望!对人要不断地感化教育,对事要时时刻刻坚守志念。充满信心.毅力.勇气,面对现实的人生,则任何困难皆能迎刃而解,而且乐在其中。
28、人生无常,行善造福需及时,救助急难痛苦,自己亦能得到健康平安的福果。
29、人在迷信中追逐幻相,自然会产生无数烦恼,在虚浮幻相中求取名利,更是苦恼。
30、一切罪障都是自造的,我们应以佛心来包容一切,对人不怨.对事无尤,不生怨尤之心,则能心存感恩接受人事,而且能常常快乐自在,时时精进,不受外境所障碍。
31、如此,情与爱的缠缚,就是一种自障碍,会使人意乱情迷.浮动烦躁。
32、界如火宅,谨记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摈除自大骄傲之心,以慈悲柔和的声色待人接物,方可安心立身处世于人间。
33、学佛,要端正自我见解,坚定正确的信念,自学教他。
34、而拜佛者尽管拜得很虔诚,但只是祈福消灾,也不是正信的佛教徒。
35、心二意无定性,四处徘徊不专精,尽管条条道路通长安,却永远无法到达终站。
36、转迷成智:正知正见使人神清心净,寂定常乐,邪知邪见令人思想分歧,迷惘艰苦。
37、人生无常,最坚固.最可靠的即是宽大的爱心.无我的精神.真诚的教育。学佛应身体力行,普利群生,推行整体合作与圆融无碍。如此人人和睦.互敬互爱,则是无私无求的清净大爱。
38、开心功夫:大多数的人,心与意念无法摄持一致,皆起因于日常生活中所养成的习气。
39、成佛有余:修学佛法必须坚定信念,意无二志,摄心于正道。
40、要时时刻刻清除心田杂念,若常常幻想未来.时时停滞于陈年旧事,则无法向前迈进。凡夫心都是好事易忘,怨恨难消,受人恩惠不知回报,稍不称意,便常记恨在心,生诸烦恼,这叫做邪见。
41、修行者虽一无所求,但于心灵深处,所得丰多,远超过一般俗世富贵力。
42、能坚定己志,则能肩挑如来家业,而平日需柔和慈忍,方能统理群众。
43、比如有些人做事每受诸多障碍,无法顺心如意达到目的,或受情爱缠缚,或是看不开财势名利,也有人被命运所摆布。这都是外在的障碍,亦即是他障。
44、菩萨欢喜地:学佛,始自凡夫,终至成佛。而中间须经菩萨十地的心路历程。
45、是故吾人必须循乎光明正道,切莫误入旁门曲径。
46、佛陀出广长舌相,周遍法界,由佛口所生是清净法身,无生无死,无凡夫分段寿期,无老无病,永不毁朽,此为慧命精神。
47、为佛教.为众生,是出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至高心境。不仅要救济贫病,最主要是劝导人心向善。
48、步一跪拜,朝礼菩萨化迹之道场,是要藉此建立正确的信念,至心虔诚崇敬佛菩萨的伟大人格,学习圣者超然的德行,迈向佛菩萨的境界。
49、学佛者不应听信算命之说,须知人生原是依善恶业而来。业力会操控此生所受的果,果报是由过去生中的因而来:业力无形无踪,既看不到又摸不着。
50、宗教与人生:凡是宗教,都是为了教育众生而设立于人间,其宗旨是为引导大众得到心灵上的平静,安于自己的岗位,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也是世人需要宗教的原因。
51、现今社会上的人,往往是佛.道.神不分,其实,佛教并非道教,佛更不是神。佛陀是人格至高升华的圣者,是真实人生的智慧引导者,神则是福报较大的鬼道众生。
52、设若他人对你好.对你爱护,你却会错心意,抱着占有心来看待,有这分占有的私爱,也会变成怨心。
53、以平常心.平等念互相照顾礼让,方能永结善缘,皆大欢喜。
54、人的相会随着业而转,若当面立断此人的凶相,则会使人身心受损,也会影响旁人对他的看法。
静思语录佛语人生(二)
1、此为菩萨之心路历程,最初始自慈悲心.欢喜地。
2、佛教的大乘精神:经云:佛陀出现人间,是为一大事因缘。亦即教导一切众生发大菩提心,使达佛的境界。这是佛陀教育的最终目标。
3、又有人说:智慧或愚痴,的确也很难下定论,但是却也可以观察此人平时所喜好亲近的人.事.物,以作为评论的依据。
4、既然发心行菩萨道,就要心无旁骛,精进奉行,不可停止或心生退转。
5、事实上,佛法是人生最平实的教育,佛陀在世间教导众生,是日常生活人性的教育,佛陀教育弟子少欲知足,看开人我是非,修养心性以待人接物。
6、折除我慢心.降伏嗔恚心,并非易事,因为若不能定心静观地礼拜,只不过是劳动筋骨罢了。真正的修心养性,是要从日常生活中.从家庭开始做起。
7、今生此世能够生在福地,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是因为过去生中曾经有一分造福人群的福业。佛陀希望我们的福报绵延不绝,所以鼓励人们以四分之一的财产造福人群,布施众生结善缘。这便是舍世间财而得永恒的法财。
8、正直无私,刚柔相济,是立己达人的最佳典范。
9、除了信心.毅力之外,还需要把内心的毅力化为勇气。虔诚信佛.拜佛者,尽管对佛法了解得很透彻,也很恭敬拜佛,若不能身体力行,仍然非真正学佛者。
10、修学佛法,就是要学得何时何地都能定静,自我训练摄诸散乱心。心若不专,则意不能定,意若不定,则慧不能生,以致愚痴暗昧,自生障碍。
11、拜山之行,实非易事,必须有宗教者虔诚的信仰情操,才能提起大无畏的精神,及勇猛精进的毅力,圆满完成,若无恭敬信仰心的人,绝无法磨练坚强心志,到达最终的目标。
12、凡夫心念容易散乱,若能收摄散乱心,使成为一念道心,则身与心皆可清净寂定,轻安快乐。然而世间多障碍,障碍有自障他障,致使道行受阻。
13、信佛.拜佛与学佛:佛教徒有三类:一是信佛的人,二是拜佛的人,三是学佛的人。何者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14、世间事物无常,有形的物质.有所求的爱,无法永久恒存。唯有无私.无求.无我的大爱,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15、我们必须好好地思考,他人为何对我不高兴?检讨自己的错误所在,解开入我的误解或恶意伤害,尽量使人事圆融.皆大欢喜。
16、智信者深体佛法的精神,迷信者曲解宗教的美意。一切虚饰作伪,皆起于染心,心虚则执迷不悟,无法体解大道。
17、把持方向:坚守壹个志愿,力行一条正道,则能直达最终的理想与目标。
18、学佛者不应自寻烦恼,要善加化解烦恼,对别人的不悦与刻意伤害,应尽量放下.看开。也许别人无心伤害,而是自己有意接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无心伤害人的人无罪,有意去接受别人的伤害,才是自招烦恼业!
19、站在真理的道路上,迈开大步向前行,心情会更加安定平稳。因为方向正确,就不再迷失,而心中自然会产生一股永无歇止.不断精进的意念,道路风光更是令人感到一分踏实的欢喜。
20、佛陀说: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我们的心志若能守持于道,必能精深博大,否则,即使透彻千经万论,仍像空花水月,一事无成。
21、若想追求佛道,启发慧性,则必须像小鸡一样,破壳而出,始能彻见宇宙天地之光明。
22、佛陀所化育的是法身慧命,父母所孕育的是血肉之身的生命。
23、佛陀示现娑婆,无非为了启示众生,认识人间多灾多病,更彻底教导众生知病.治病.防病,保健身心.净化人间。
24、所以,平时要收摄自己的心念,只要心专.意专.神专,自然能道道皆通。有的人说自己运气不好,做任何事都不通顺,其实,只要放开心念.看开烦恼,常常培养欢喜心,则心开运通,四通八达,无事不利。
25、要制造良器,需经烈火烧熔再加以锤击,不断重复,千锤百炼,才能去除杂质,成为精湛理想的器具。
26、对于贫困.孤老无依.残疾痛苦的人们,更需起怜悯心,使他们也获得和平快乐。
27、因此,我们平时要常培养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心看人,则人人是佛,若用鬼心看人,则人人是鬼,似鬼魅般地纠缠你.障碍你。
28、学佛者必定要有正知正见,今生的一切果报都是众人业力造作而感应的。人命的奥秘不可言说,也不可理解,因为命随着人的动作而不断改变,而且命也是定业的延续。
29、凡圣之别,只是方向与脚步快慢的差异。
30、修行并非逃避现实.离开人群,学佛要注重道与理.关心人及事,道理和人事必定要圆融。能以众人为重,不计个人利益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练,利益众人,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
31、古德云:形直无不影端,声和自然响顺。内在的威德与温和的言行,确实能慑服众生,受人人所敬爱。
32、分善念一分福,善多福隆,居地吉祥。我们应该学习佛的慈悲,实行佛的教法,做到受施者得实惠,布施者得安乐,才不失予乐拔苦的真义。
33、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34、总之,菩萨道起自凡夫,终至佛果,都不离身.口.意行。
35、勇猛精进,日日殷勤不懈,则无上妙道自然显现于心目。
36、人生在世,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上,应该找寻壹个正确的目标与方向。设若常常亲近愚痴之人,则前途茫茫,方向也容易有所偏差,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可不谨慎深思。
37、佛法圆融无碍,广博深远。不仅能教导我们透彻宇宙人生真理,并且能启发智慧,发挥良知良能,让我们真正获致身心解脱的自在境界。
38、热心易发,恒心难持者,光说不练,无法体悟真理,实践道法。
39、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因此常导致一些冲突。若具正知正见,则对任何外来的逆境.烦恼,都能片刻止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有如耕耘心田,去芜存良,培育纯真的善念,如此才不致堕入偏邪。
40、但是,热红的软铁若没有继续锤炼,只要稍离炉火还是会冷却,回复成本来的废铁,一点杂质都没有除掉。
41、初自欢喜地,终至法云地,称为菩萨十地行,一切佛法依此而生。
42、念善心起,诸事皆吉祥,一念恶心起,种种灾难生。本性遍满虚空.无处不有,佛法无际,慧命绵延不绝。修行者虽然不能有爱欲追求的意念,但必须秉持进取的精神,常怀着无限的希望。
43、人生苦的根源即是病。众生共造病因.共受业报。由心理病态转而成为身体.言语行为.习气等病态,并且扩展成家庭.社会.人际间的不调顺,进而国体失和,导致人祸天灾.多难多殃。
44、若不知己病,又不肯求医,则永远不得安乐自在。
45、业力牵引命运,也就是世俗人说的运气。许多人前途茫茫,不知所从,无形中被业力所牵引而不自觉,凡夫一切都受命运安排,心理与行为亦受运气所转。
46、所以不应帮人占相,也无需为人看住宅吉凶。福人居福地,任何房屋.任何地理,都源于本身过去所带的福业与恶业,若只凭粗俗的见识来论定,难免会影响居住者的心理。须知,心安则地灵,人心若平安,住宅也会吉祥。
47、依是依靠。凡夫无法了解自己的前途去向,亦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因心地黑暗茫然,难免于观念.行动中产生过失,而且不只是今生此世,在过去生中也造了许多罪业。现在开始要向良善.光明的大道走去,其中应该有依止,遵循的目标,即佛.法.僧三宝。
48、学佛须修养内性,净化心灵,服务人群而心无所求,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
49、孔雀因有一身美丽的羽毛为人所喜爱,所以被关置于笼中,不得飞翔自在。
50、我们平时的行为举止,若能与道理相融合,则不会起烦恼,甚至能生欢喜心。若有理而无道,执着法理文字,不辨人事情理,当然会误入迷途歧路。
51、世间一切皆是共业,四大苦空.生灭变异,起于众生之心念。由于贪.嗔.痴等欲爱,生不平等心,起无明惑,兴风作浪,造成动荡不安。
52、佛是人天导师,法是佛陀的教法,僧。是佛陀的嗣法人,延续佛陀慧命的出家宗教师。三宝弟子,应学佛的大慈悲心,学法以具足智慧,学僧清净身心,领导众生。
53、发欢喜大愿心:对一切世事应抱持着欢喜心与恒常大愿心,不可仅凭一时冲动的热情行事。
54、所谓看开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彻,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满足。
静思语录佛语人生(三)
1、由于众生无明,执于邪妄,如被一层硬壳包围遮盖,暗无天日,无法照了一切诸法。
2、如果宗教团体之间彼此对立.互起派系干戈,那就令人惋惜和悲哀了!
3、能透彻此真理,则能以正信正念善解人间事,转障碍为道念.转道缘为善缘:使心不散乱迷惘,对物质无贪恋.对名利不起爱欲.对情爱不执迷.对生死无忧惧。如此静定不移,则智慧增长,事事皆能成就。
4、真正的实法,必合于日常生活的需要。既入宗教之门,就须在人间发挥效用,所修学的经典教理,要合乎人情事相,绝不可迷信。
5、佛言:发心学般若者,其数如恒河沙,然成就佛道者,难得一二人。是知菩萨发意,须依善知识之引导深心坚固,以身作则,精进力行,永无退转。如此则法喜卧安,心悦意清,圣人演法,慧乐常行。
6、珍惜每一次:修行,不只是一生一世,要经过累世修持,才能成道。
7、人应洁身守志,于体悟人生真谛后,更需坚立自己的精神慧命,清净身心.守持志愿,以平等.平常心,利益群生,绝不可为私利着想。
8、吉祥月:农历七月是佛教中的吉祥月,也是佛的欢喜月,更是众生的报恩月。
9、心与理会合,则得法欢喜,这种欢喜不是从颠倒而生,是常住真实的法乐。
10、唯有以最虔诚.恭敬之心皈依佛法僧,方能荷担如来家业,弘扬佛陀正法于人间。
11、众生顽劣迷妄,谬乱颠倒是非,治心要法,须求体会妙理,融会义理则意和气静,而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
12、地藏经》云:舍一得万报,教导我们喜舍世间财物,自得福慧功德法财:亦即播福因.得福果。
13、佛弟子敬仰佛陀,应将佛圣化而非神化。圣人是真实的存在者,是真实出入世间来教育众生的人。所以说,佛陀不是神,而是超凡入圣的大觉者。
14、若只求得理,而不行于事,必定无法体会道,无法得到真妙法喜。
15、真正传统的道家思想,如老子.庄子等,其道德及哲学性的教育,亦流传于后世。
16、除了学习实际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踏踏实实地发挥自己的良能外,最好能以身作则,将自己的经验及所了解的道理教导他人。若能如此,则能增长真实的善根。
17、世间的众生,时常都在病与贫的状态中。佛法能令众生得安乐,也能拔除世间一切灾难苦厄,救治众生身心的病态,所以佛法是救世良药。
18、世间多少人事物,无时不在生灭变异中,不论物质.精神现象,或有形无形.有所求的爱,没有一项是永恒的,唯有佛菩萨清净透彻的爱,能够永久存在。
19、信佛者尽管相信佛的伟大,也相信教理深奥,但若只是了解佛学,而不肯学佛的精神,则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20、刚柔相济:凡夫外表看似刚强,内心却是畏怯软弱,圣人则是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能坚强己志,柔能调伏众生。
21、佛陀是出世的大圣人,为众生示现人间,以凡夫的形态进取圣贤的果位,出家修行而成就,并指引众生,转沉迷为觉悟,向光明大道迈进。
22、研究佛教的教理,可充实知识,增长智能,满足我们在人世间.一切科学所追求不到的真理实相。
23、人难免有烦恼,但这是短暂的,我们要运用明智的慧心.反省审思,以清净宽广的胸怀包容一切人事,善加化解所有烦恼。从今开始,尽速舍弃烦恼,展现新的人生。
24、凡夫被业所转,因过去业力的影响,使自己无法控制现在的心念,若是圣人,则能够转业,用心力发挥自己的行动。
25、失礼越节时,讲话就容易发生冲突,所以有人说:恨由爱起。最初彼此无所求,即能和睦相处,但熟识对方后却渐渐忘记礼节,互相要求,求不遂意即生怨恨之心。
26、若志愿颠倒,独善修己,便落于小乘,无法成为模范师表,若意念薄弱,朝秦暮楚,虽能知理,却不得守道.行道。
27、人生炼炉: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善根原是与生俱来的本性,但是从无始劫以来的习气,由过去生延续至今生此世,加上现在社会各种形态的污染,因而产生了贪.嗔.痴三毒恶业。
28、有些人不熟识对方时,大家都非常讲究客套与礼节,彼此和乐相处。等到时日稍久熟识对方后,即熟不拘礼,不再讲求礼节了。
29、即使是有意中伤,也应该原谅他,因为他必定有所烦恼,唯有宽谅别人,方能提升自己的美德,时时充满幸福与欢喜。
30、印度属热带气候,夏日雨水多.蛇虫爬行,佛弟子赤脚出门,佛担心他们被蛇虫咬伤,因此规定每年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聚居一处,修持戒法。僧众结夏安居三个月修行功德圆满,成就许多人入圣果位,所以是最吉祥的月份。
31、佛陀与众生原本平等,于佛不增.于众生不减。
32、切勿将佛神化,盲目追求虚幻缥缈的假相,以致走火入魔,心不由己,如此不仅自误,也会误人。
33、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不谈论怪.力.乱.神,以避免导人于邪途,致使社会不安。正确的宗教教育,主要是教导大众如何做好人,并非无中生有,以怪诞之说使人沉迷,或以暴力乱象扰人身心。
34、佛陀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39;非医咎也。既知有病,就应遵从良医诊断治疗,免除苦患。
35、每个人都应该时时自我训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必须善加分辨是非,亲近并学习良善贤者。
36、命,要靠自己转化,应培养清净的意愿,无需求人算命,更不可为人占卜吉凶。学佛者要有超然的理想,启发大众追求人生智慧真理,使人人去恶向善,步步超越,调和人生,才不致为命理所操纵与控制。
37、方向稍有偏差,意念便会分歧,力量因而涣散,距离目标也就越来越远了。
38、平等心.欢喜缘:对人需时常保持一分平等.平常的爱念,不生厌弃憎恶的心理。
39、第一功德:佛陀言:诸苦难中病为最苦。所以看病功德为第一,人生一切苦之中,病痛确实是最痛苦的,因此,救助痛苦众生,是最具有意义的利生工作。
40、必须认清内在的心理与外在的事相,分别真伪.明辨是非,以学习明哲智慧,才能通达觉悟之理,更能反观自性,以安乐自得。
41、为善不退,求法不休,增长慈心悲愿,精进布施,则能完成慈悲喜舍的无量功德!
42、他障不算可怕,自己内心的障碍才是最严重.最可怕的,外在的障碍不必畏惧,最应该谨慎的是内心的魔障,人心若有散乱疑惑,道自然就行不通了。
43、太平安乐的世界,是众生心地善良.厚德重道所感。我们必须在佛法修行中,起勇猛精进心,生慈悲喜舍的善念,才能获得人生真妙义谛,得到心灵轻安的喜乐,及生命永恒的解脱!
44、真理:何谓真理?理与事能配合.事理相融,即是真正的道理。
45、理财之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须用之有道。
46、我们皈依佛后,要体解大道,接受佛陀的教育,拓展智慧,启开心性,追求宇宙的真理,了解三理四相,然后发大心.立大愿,身体力行.自觉觉他。能体悟佛理与济世之本怀,不断精进学习,才是真正学佛的弟子。
47、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能止恶行善.利益人群.造福大众,即是真正智者的表现。
48、善解,应对人存恭敬尊重的心念。在团体中,不可执守着自己的工作完成就好了,不管别人的事。应广结善缘,互相帮助,对人无怨.对事无尤,不计较一切人我是非,彼此和睦敬重,表现出最美善的人际关系。
49、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良知良能,但不可执着,以为普天之下唯我独尊,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也不可迷信盲从,自轻己灵,受命运.神鬼所操纵而误入邪途,迷失人生的方向。
50、佛陀制戒与开示之理法,不离四谛六度,普及三根,教导众生透彻真理,坚定信念,消除烦恼而得自在。所以我们要皈依法,以广大心体会佛法智慧之教育,成就长存不灭的法身慧命。
5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没有品德的小人易趋近于利,日常生活中常与人斤斤计较,为了贪图小利而伤害彼此间的感情,小人缺乏仁义心,偏向自私自利,是无智之人,易远离正道。
52、算命.卜卦,看风水.地理,是属于占相吉凶,学佛者不应学这些显异惑众.谈论鬼神迷信的邪理,而把真正做人的道理都抹煞掉。应抱持欢喜心谨守本分,用心于待人接物的道理。
53、所以,真正的佛教徒,要学习佛陀的人格修为。
54、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因此,不义之财不取,然而,善于理财者,却可以将世间财换成取之不竭.用之无尽的智慧法财。
静思语录佛语人生(四)
1、接受佛法的真理教育,能提升人生,懂得尊重自己.礼敬他人,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
2、有人说善恶无定论,人性善恶的标准,很难做评价,但是我们可以由其人的行为来判断。
3、无量义经》云:其心禅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无为无欲,颠倒乱想,不复得入,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无量法门,悉现在前,得大智慧,通达诸法。境转而心不转,在动乱中磨练身心,才是真正的修持。
4、鸿雁虽无美好的羽色,不被人所赞赏,却无羁绊之虑,海阔天空任其自在飞翔。
5、一切唯心,任何事物都需要我们用心及用功,即使算命算得准,也会随着业而转变。
6、是形象的曲解:有些道场常举行法会,配合时节而有各种礼佛.拜经.点灯等仪式,一般人不知其所以然,而将佛法与民间信仰习俗混为一谈,把佛法曲解为迷信,这是道场形象引起人们的误解。
7、尽管发大愿.立大志,却不实践力行,则永远无法达成理想。是故愿与力要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理想与事实方能圆融一致。
8、有些人不了解佛法,总以为苦恼或不幸的人,才需要宗教以求得解脱,认为佛教是消极.逃避现实的。这是错误的观念。
9、黑是污染的恶业,白是纯善的净业。我们既然要学佛,必定要消除暗昧不清净的心,向光明大道前进,亦即反黑归白.去暗投明.改过向善。
10、修行得自己力行实践,靠自己的精进来启发灵明的觉性,不能期望无修自成的成果。
11、也有人事事不如意,便去相命问神,说是被五鬼缠身。鬼从何处来呢?从自己心中所生,若和五人作对,就有五鬼在你心中。
12、道与人:佛法云:本性遍布虚空,本性无处不有。于十方有情世界中,都充满了无量无边的清净大爱,这分爱无形.无色.无我.无求,不生不灭。
13、理想的完成:人人皆有理想的志愿,可是理想常与现实相违!
14、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15、朝山的意义:朝山具有三种意义:产生信心.培养毅力.锻炼勇气。
16、善知识:佛性是人人心灵本具之智慧光明,学佛是为了去除无明,开启慧光。
17、所以,若想增长智慧,必须先避离不智之事,莫亲近愚痴之人。
18、要拾回人性本善的清净心性,折服刚强.顽劣的众生心,唯有以佛教智慧的教育及人事的锤炼,才能真正除恶存善,成为人格完美之人。
19、孔雀之所以不如鸿雁,是被炫丽的外表所牵累。
20、所以有心学佛者要皈依僧,秉持着敬佛.奉佛的精神,来敬奉出家僧。
21、痛苦:人生八大苦中,以病苦为最。除了身体上的病痛之外,还会导致精神上的折磨,身心疾苦,令人日夜难安。
22、不修无益苦行,于真谛法中,以勇猛心离邪思.邪行,行于正法,则心能安定平稳,精进不断,法喜充满,终至得到解脱。
23、信仰宗教,必须秉持诚与实的心理,坦然面对现实人生。若能透彻世间物质与爱欲,扫除欲心染着,去掉名利的迷执,就会体悟正法而得欢喜。
24、救世必须先救心,人人都有与佛相同的佛性,唯有信仰佛法,改正邪蔽的思想,矫正不端的行为,福利社会人群,倡导教育.健康及正常的娱乐,才能得到心灵永恒的快乐。
25、然而热心易发.恒心难持,面对现实的人间世态,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令人感到灰心.失望,这是凡夫的通病。
26、人格成,佛格即成。佛陀示现人间,不是教人离开人性,而是舍除习气,回归清净佛性。能得善法即生欢喜心,慎择正法而拳拳服膺,志无退转.心无厌烦,就会日日法喜充满。
27、净化心灵:世间一切人.事.物,绝无永恒不变的,而人之心念更是异灭无常。故须善用智慧,观察诸法变异生灭,切莫谬取虚伪之法。
28、宗教之信仰首重正信.佛陀示现娑婆,教化无明众生,欲令悟入佛的知见。
29、而君子却知晓大义,正与义相辅相成,壹个注重道德仁义的人,做事一定光明正大。因此我们要远离不义,舍弃个人私利,亲近仁义。
30、身为佛弟子,应具足智慧,将佛格圣化,深心体解佛法,发无上心,度化无边众生。
31、现在佛教中仍有许多学佛者,保持结夏安居.定期修持学法的生活。三个月的精修研究,深深体悟人生宇宙的真理,因此在佛教而言,七月是最吉祥的月份。
32、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亲近有道德仁义的人,能导引我们走上正途,使我们增长智慧福德,所以要随从贤善之人,选择有意义的事,并积极去实行。
33、做事,也要经过无数次的磨练,如慈济工作,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下成长.茁壮。
34、因此,要长久维持亲情或友谊,必须温和守礼始终不渝。莫起嗔恨心,更不可粗声粗气.出言不逊,或举止行为越轨冒犯。
35、迷信不如无信,因此学佛一定要转迷为智,离开凡夫之烦恼心,回归清净无染的佛性。
36、美丽与哀愁:古德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此意:美好的表面,常蕴含着悲哀苦因!
37、有句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此即是轻安,不论何时何地都能自在安然。若是与人有恩怨,必定会时时提防.怕人暗算。
38、朝山的另一项意义是培养毅力,在佛法中称为精进心。想要成就菩萨道业,必须经过一番磨练,要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救人济世的菩萨道业。
39、我们应遵从佛陀的教诲,实践佛陀慈悲的精神,于苦恼众生中,广慈博济,给予众生安乐。本着人伤我痛.人苦我悲的仁怀,救助穷困.孤老.残疾和潦倒颠沛的众生,使病者得医.饥者得食.寒者得衣,甚至孤寡者,于心灵上得到踏实而温暖的依靠。
40、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以净心为第一,以利他为至上。
41、佛陀为教育颠倒众生而示现人间,透彻人生病根苦源,导人行于善道,以解脱苦恼。若要去除身心痛苦,唯有珍惜人身,把握因缘,将身作为载道器,接受佛陀之教法,洗炼身心。自然日日法喜充满,时时轻安自在。
42、朝山的意义,除了身心虔诚.忍辱精进之外,最重要的是折除我慢幢,降伏嗔恚心。凡夫有贪.嗔.痴.慢.疑的心理病,每个人都有自高我慢心,拜山要三步一拜,即在藉此以折除我慢心。
43、修行不可取着外境,应自求内心的平静,有一分平静心,即使再大的冲击迎面而来,都不会影响我们修心。
44、人身有生老病死,心识有生住异灭,宇宙有成住坏空。佛陀教导我们,透彻此三理四相,了解人生无常。
45、其实,并非宗教出问题,而是信仰的人出问题。
46、对于别人无心的伤害,应该当做鼓励,以欢喜心接受,不可因一句轻微的话,就认为是对方在讽刺。
47、其实,人在无形中行善业积德,面相也会因而改善。
48、菩萨慈愍不忍众生苦,故能常持欢喜心,倒驾慈航来人间。以智慧.柔和.善顺化度顽劣刚强,化干戈为玉帛,转灾难为祥和。
49、现在民间拜的普度公,即佛教中所谓的面然大士,此为菩萨化身,示现于阿难前,使其知人生无常,不可自恃庄严.贡高骄傲。
50、所以说,与其迷信不如无信,若要信则应智信.正信,绝不可捕风捉影,否则徒劳无功.枉费人生。
51、佛陀教育众生的最终目标,是大乘的慈悲智慧。
52、又云: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意谓:在俗之士虽拥有财物.名利.权势,然亦蕴含着许多困惑与不得自在。
53、佛性人人平等,不论在家或出家之学佛者,皆可修行正道,增长智慧福业,因圆果满成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