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人生道路

作者:文案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52

禅悟人生道路

1、对于每壹个人来说,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忙碌工作了一天或者心情不顺时,总会想到在温暖的家中已经有人为我们沏好了一杯热茶,当我们奔波在外身心俱疲时,总会想到冬夜家中那一盏守望的灯火。

2、善心的力量无处不在,善待别人同时也善待自己。善心是心灵的呼唤,是人间的春风,是生命的源泉。善心是一颗种子,它会在人心中生根发芽,然后撼动整个世界,也可以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

3、佛家最令人敬佩的就是善心与慈悲心,因此才会有“我佛慈悲”的话语,更有一些大慈大悲的人直接被称作“活佛”。佛说有了大慈大悲的心,所有的功德都在里面。

4、禅门中有句话,放下便是,这并不是生活的奢望,或者逃避,更不是对生活的一种脱离,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心地的观照与觉察,去除那些复杂,契合与融入生活。水流花开,温暖盎然,这是心地的一种直白,把生命完成了一场佛事,自然而然,欢喜随缘。

5、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也不必苦口。在入际交往中,要学会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你的人际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6、壹个人如果骄慢,一定会受人群排挤。因为自我骄慢的人,处处想与人一较高低,即会产生排除别人的心理,表现在日常的行为上,当然也会成为别人所排挤的对象。

7、人生短暂,假如在这有限的生命中还不停计较和困惑,那么不但难以解脱而且必定虚度此生。人生自在适意即可。

8、众生有烦恼,是因为我执的关系。以“我”的自私心理为中心,不但使自己痛苦,也会影响周围的人跟着痛苦。忘我,才能于修身养性中,造就健康.幸福的人生。

9、一直停滞在昨天.过去,就会产生杂念和执著顾恋之心。人一旦时时刻刻回忆往事,便会痛苦.怨恨.嗔怒.不甘心……

10、如坐禅师教诸弟子除心意识,若除心意识不更生,若不更生则无复身,若无复身则亦无命,若无有命则不更生,是为禅师杀人寿命。《文殊师利问经》卷上

11、感谢那些时时带着心机生活的人吧!因为他们的精明反衬了我们愚痴的轻松,因为他们的心忙照亮了我们闲适的快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不得不放弃另一种生活方式。

12、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会很痛苦。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以为别人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说不能做,不是真智慧。

13、当我们迷失了人生的目标和航向,当我们失去了生活的快乐与梦想,当我们暗淡了精神的愉悦和想象,当我们缺失了灵魂的天空和翅膀,请不要气馁,更无需绝望,早起吧,让朝霞为你指引,让晨露为你映照,让鸟鸣给你灵感,让晨风带你翱翔。

14、药师佛像一般是左手执药器,右手结定印,身披袈裟,结跏趺坐干莲台上。药师如来的胁侍菩萨,一般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也有以观音.势至为其胁侍菩萨的。

15、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得上是幸福的“放”。

16、靠自己,才能有所收获,靠自己得到的收获才会心安理得。无论是学佛,还是做事,都不能像武侠电视剧里所演的那样,靠高人输给自己几十年的“功力”,或靠吃灵芝和仙丹等变得武功盖世。

17、“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我在念佛吗?还是佛在念我?或者是佛在念佛?还是佛性在念佛,佛念佛性……这一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18、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楞严经》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斗,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楞严经》

19、小与大.微与着,都是相互比较而存在的。没有小,就无所谓大,没有 微,也无所谓着。大小之间.微着之间,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粒米成箩,小可变大,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20、学习并没有.定的方法和套路。但是,学习要深入理解知识的精髓,无疑是壹个基本的目标。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则是在“以耳听之”的基础上“以心听之”,进而“以神听之”。

21、爱之难不在绚烂,而在平淡由心而生的爱才能对抗岁月的波折,才能让彼此在平淡的流年里相知相守,不离不弃。

22、人的时间有限,然而才能无限。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嗟叹上,认识自己,安于自己所走的路,珍惜时间,最有效地运用每一秒钟。若能如此,即使年老体迈,也依然能够保持年轻的激情与活力。

23、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有慈悲心的人,才能普度众生,才能成佛,佛说,自作善恶,自受其报。

24、人往往不知道自谦,懂了一点点,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起心动念没有一刻离开“我”,凡事以“我”为中心,自认“我”说得比你有道理.“我”做得比你好,时时把“我”填满了自心。

25、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26、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懂得给心灵留白,方能在纷杂繁琐的世界,淡看得失,宠辱不惊,去意无留,懂得给感情留白,方能持久生香,留有余地,相互欣赏,拥有默契,懂得给生活留白,揽一份诗意,留一份淡定,多一份睿智,生命方能如诗如画。

禅悟人生道路(二)

1、我们越时常想着沉重的负担,就越会觉得负担越沉重。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把心思转移一下,不再时时关注身上的负担,就会忽视了它的存在,从而使自己变得轻松。

2、壹个邪恶的念头打开五个不善的大门:邪恶能够烧毁人的善良的本性。从邪恶中再生邪恶。做圣人所怒斥的事情。失去已修得的菩提之果。置人于死地。

3、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优婆塞戒经》卷四,供养三宝品

4、生命虽然是充满苦恼,但也同时满载珍奇。留心察觉,才会发现生命 里的痛苦和美妙。遇到痛苦并不是要自己沉迷于痛苦之中,体验到生命的 美妙也不是要自己迷失于其中。

5、分别迷惑相,是名依他起,相中所有名,是则为妄计,诸缘法和合,分别于名相,此等皆不生,是则圆成实。《大乘入楞伽经》卷六

6、你不可能和所有的人成为朋友,但你可以让整个世界与你为敌。你无权要求人家成为你的朋友,但你有权决定谁将成为你的敌人。敌人越少不代表朋友越多,但敌人越多,朋友肯定越来越少。

7、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佛常常是高不可攀的。然而实际上,佛并不是壹个高高在上的存在,他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某壹个人,他平凡得跟每壹个普通人一样,也需要吃饭.睡觉,唯一不同的是,他比我们拥有更高的觉悟。

8、不执迷科学,不沉醉哲理,只愿证悟真谛。闻思佛陀的法教而实修实证,是净化心灵与启迪智慧的唯一途径。

9、若见一切法都无自性,即由无自性故,便能安立缘起因果,是为性空现为缘起义,若见一切法唯由分别假立,缘起.因果皆应正理,即由此故,便能引生一切法皆无自性之定解,是为缘起现为性空义。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

10、常有人为事业不顺或身体不好,而怀疑家中的神位不对或有所冲犯。师言:“佛门讲定业因果,只要心安处处皆安,心安即理得。在佛教中,任何方位都是好方位。”

11、知足是控制感官疯狂倾向的唯一办法,我们不应做我们感官的奴隶,相反我们必须做感官的主人。到那时候,我们就能了解生活的真正目的非常简单:寻求永恒的幸福。——《法露缘》杂志

12、全身放松,无论站着还是坐着,用鼻子深深吸气,体会空气沿着鼻腔进入呼吸道,再进入腹腔的感觉。数缓慢呼气时默数1-结束呼气。隔一小时做一次,每次深呼吸5次。但可以帮你缓解压力,也有益于全身的血液循环。

13、有句老话说得好:“人叫不走,鬼叫飞跑。”意思是,当壹个人身上阳气不足,邪气有余时,周围就尽是小鬼打搅.小人来找。即使偶尔有君子来规劝,他们也是熟视无睹。

14、劳动也好,休息也好,只要用心去感受生命,就会发现正是这些平凡的日常生活,蕴含着纯真的意趣。

15、快乐在于找到内在的纯粹和自由,心胸空灵,身处欲望之中,心离欲望之外,便能达到不受拘束的境界。荣枯无意,生命本是自然,无心而求才能达到真正的自在之境。

16、大气是一种态度,孔子见齐景公面不改色,都是平常人,心中没有神,见贤思齐,而不是惧贤,时刻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17、如果我们能把握到每一刻的当下,且保持觉醒.珍惜拥有,并以感恩之心去善待周围的一切的话,幸福在我们的身边,快乐在我们的心间,成就在我们的掌中。

18、我们总是憧憬着未来的美好,为了自己设置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却从来没有享受这个过程中的快乐,因为我们总是认为经历了现在的苦,才会有以后的甜,我们每一刻都在期盼,盼望着那个最美的时刻出现,但也因此错过了人生路上很多美好的事物。

19、当我们真正参透了因果循环.了悟了生之大义.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就一定能够坦然面对人生的挫折,度过生活的困境。

20、学佛的过程,是通过认识自我.消融自我以达到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目标的过程。提升的真正终点意味着开悟,而这个过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个人对自我的清醒认识,认识自我又是为了消融自我。

21、佛说:内心有毒的人会施毒于人,内心无毒的人不施毒于人。佛家所说的“毒”,即贪.嗔.痴。贪是没有智慧的欲求,嗔是没有理性的情绪,痴是没有觉悟的知见。

22、生活的禅法是从内心世界去拓宽空间,能够具有包容的雅量,更有担待的善意,还有对于自我固执的规范,活出生活的活泼与勇气,这份活泼来自于利他的情怀,这份勇气来自于能够纠正自我偏执的信心。

23、对别人的挑衅,不必反应过激怎样应对“恶人”的挑衅?佛日: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佛说四十二章经》

24、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宽自解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佛日:此事不远不关他人,正是我身自作自受。——《佛说佛名经》

25、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幸面对新的一天,有些人已经迷航在时光的长河里,有些人已经坠入漫漫永夜。有幸越过黎明,迎来阳光,在早晨的鸟鸣中重新出发的人,没有理由不欣喜快乐,更没有理由抱怨。人生短暂,岁月绵长,属于我们的每一天都很珍贵,都是奇迹。

26、人去深山找禅师问道。禅师问:你到这儿来干什么?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回去修自己。众生即佛,修佛就是修自己的心。

禅悟人生道路(三)

1、若众生需要,满山遍野的一草一木无不是药,若非众生所需,则再珍贵的材质也不是药。佛法亦如是,无经不深,无经不浅,无高无低,无大无小。众生的心若能吸收应用,即是微妙。

2、真如名为无异.无变.无生.无诤,自性真实,以无诤故,说名真如。如实知见诸法不生,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大般若经》卷五六九,法性品

3、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和 悲哀的事情!其实,每天都是尽孝的良辰吉时。

4、堆积得像须弥山一样高的荒草,只要一星星火苗就能够被点燃烧尽,妨碍修行的恶业就像这些荒草一样,无论堆积得有多高,智慧之火都能够将它们一烧而尽。

5、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能在社会上从事好的行业。如果为人子女的,能够事业有成.安分守己.利益社会,实至名归地得到赞扬,就是使父母最满足的孝养。

6、安忍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以忍者上。《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能行忍者,方可名为有力大人。《四十二章经》

7、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日于斯.夜于斯,时时刻刻行于斯,能够早晚时时刻刻依理行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合于道理,就是真正体悟道理的精粹了。

8、我们的人生,向前的只是半个世界,而大家拼命地往前推挤,不知道转身还有更宽广的半个世界,何等逍遥自在。愿大家“转烦恼为菩提”,学习不计较.不比较,从另外壹个角度,去寻找人生的幸福快乐。

9、我们应该提起勇气,勇敢面对无常的生与死.顺与逆.乐与苦,因为这些事实随时都会来临,不管人愿意或不愿意.欢迎或不欢迎。“烦恼”徒令人度日如年,若能坦然接受就会过得更轻安.更自在。

10、如果壹个人不能忍受恶骂之毒,就称不上是人道的智者。破坏功德 的,没有比嗔恚更严重的。因为嗔恚之害可以破坏各种善法,败坏好的声 名。嗔心猛于烈火,应当经常防护,不让它入侵。

11、经中说“无我故得解脱”,并不是破除外道的我见就算完事。这还是不能解脱的,不使第七识执着第八识为自内我,这才是破人我见最重要的地方了。印顺《摄大乘论讲记》

12、有一句话说得好:观念决定行为。人的意念活动虽然隐晦难明,别人看不见,却是行为的指南针,身业.口业的造作,无不与意业有关。所以,应该好好守护自己的意念,多往好处想,别让邪思妄念爬上心头。

13、尔欲识地狱道,只今镬汤煎煮者是,欲识饿鬼道,即今多虚少实令人信者是,欲识畜生道,见今不识仁义.不辨亲疏者是,……欲识人天,即今净威仪持瓶挈钵者是。药山惟严禅师《传灯录》卷二十八

14、善学佛法者,不难通文难达义,不难达义雉人理,又不难入理难忘情。夫情苟未忘,所人理决不莹彻,理不莹彻,所达义决不无碍,义未无碍,所通文决非总持。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五

15、生活的禅法,它必须是温暖与善良,宽阔与承担,走在每壹个时代,找找与时代的契合,它更是对命运的一种体醒,消极时振作,悲观时期望,冷落时温暖,能照亮人生理念的方法,就是禅道。

16、固然,见到利益,人人都想得到,而且得到的越多越好,这是人们共 同的心理。看到别人赚钱,自己也想发财,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君子 爱财,取之有道,又不能贪心不足。人过于贪婪会丧失道德,又会被他人 利用,所以,忍贪确实是壹个大问题。

17、当智商高于情商,凡事将斤斤计较,当感性高于理性,情绪将仿佛不定,当欲望充斥内心,心态将难以归零,当主观轻视客观,事实将难成依据,当理念信念缺失,人生将随波逐流。

18、为了生存和延续,我们必须吃饭,必须有一定的享乐,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是人生中更重要.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为了这更有意义的事,宁可做个“痛苦的人”,而不是做一头“快乐的猪”。

19、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达摩大师血脉论》

20、一块铁必须先经过洪炉烈火的熔烧和锻炼,才能炼制成一件精美的器具。同样的,壹个成功的人,也必须经得起别人的恶骂和批评,就像在洪炉烈火中燃烧一般,要经得起烧.经得起打,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就。

21、智慧多闻者,非不觉诸受,若于苦乐受,分别谛明了,当知坚固事,凡夫有升降。于乐不染着,于苦不倾动,知受不受生,依于贪恚觉,断除斯等已,其心善解脱。《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29经

22、住持居上,当谦恭以接下,执事在下,要尽情以奉上。上下既和,则住持之道通矣。浮山远禅师

23、势不可使尽,若用尽,祸一定来,福不可享尽,若享尽,缘份必断,规矩不可行尽,若行尽,会予人麻烦,好话不可说尽.若说尽,则流于平淡。戒深奥在于:永远保持不及.求缺的境界,方可做到大智若愚.持盈保泰。

24、宝加持的阳光下成长的我,由于获得恩德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坚定地认知心中本来具足爱心的明灯和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轮回的黑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