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心灵禅语

作者:文案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30

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心灵禅语

1、你若觉悟,就会“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宣化上人

2、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炼。《彻悟禅师语录》

3、利行。俗语说“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助人者,人恒助之”。有时候一句关怀的好话,壹个帮助的结缘善行,就是善因会结善果,广种福田必获丰收。

4、烦恼破坏时,真如恒显现。龙树《赞法界颂》

5、省钱是美德,用钱用得有意义是功德。

6、永远不要为一处风景沉迷,否则会错过其他更迷人的景致。

7、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六波罗蜜多。《大般若经》卷四十九,大乘铠品

8、大海之舟因舵手而到岸,人生之舟因良师而解脱,身躯之病因良药而治愈,精神之病因妙法而觉醒。

9、遇事,若能平心面对,很快就会度过。

10、自古以来,仕途多变,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掉 乌纱帽,甚至丢掉性命。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整日提心吊胆,这样的人 生是毫无乐趣可言的。在今天,同样如此。只有淡化利欲之心,才能积极 人世,超然出世。

11、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培养平等心,你也不必拿出任何财物来,只要有这种心态,你就快活得很.自在得很!

12、人们为名付出很多,甚至不惜失去自我,却忘了去分辨真名声与假名声.好名声与虚名之间的区别,以至于求了一辈子,最终只换来一生的伪饰和不自由。

13、我们常常为生活中的琐事大发雷霆,但归根结底,那都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够沉静,就像一杯混浊的水。

14、你们自己应当努力,诸佛只是导师而已。南传《法句经》第276偈

15、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16、不要把阴影覆在心里,要散发光和热,生命才有意义。

17、净土为归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入楞伽经》卷九

18、禅心之中,何处有恨?其实,太遥的,不是烟霞,不是明月,是人心。禅心不语,于是得乱世清幽,禅心不歇,于是得一世清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鸟一天堂,生命若弦,双手弹指之间,处处都是禅意。修得玲珑之心,莞尔一笑,此后,步步生莲。

19、心中有了“疑网”,别人若想走进你的心中,立刻就被疑网隔开。人生最可怜.可恼的,莫过于对人对事时时怀抱疑心。

20、学佛先从做人开始,把学佛落实在做人做事当中。这样,信仰才有根底,学佛才有落实的地方。

21、内心常存仁德,至诚待人,自然得人心。

22、用菩萨的智慧,看待家人,用父母的包容,关怀天下人。

23、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中父母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憔悴皆因心绪乱,从来忧虑最伤神。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得系铃人。钱能使鬼推磨,无钱鬼也不上门。

24、感恩忏悔者,“心诚则灵”常蒙三宝加被,“虔诚祈求”多能移情化性,经常在感情上忏悔的人,自然能洗涤一切烦恼污垢,长养无边诸般善根,消除业障,广植福田,乐善好施,善结人缘。

25、要周“修”,不要周“休”,要福慧双“修”,不要福慧双“休”。

26、时光总是稍纵即逝,若不把握现在趁年轻时好好努力,等到年纪老迈时才想学习,往往就时不我予了!

27、身缚尚可解,心缚不可脱。心既为欲缚,常受诸苦恼。《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二

28、若人以语言名状心,终不得心。不以语言名状心,亦不得心。语言本是心,名状之故不得也。无言语本是心,不名状之故不得也。种种会当,皆不与自心契。上祖日:默契而已。——《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

29、道理是修行者由心领悟到的,哪里是在打坐中就能得到的呢?

30、犹如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对一切众生施以无限的仁慈心。对整个世界施以无限的仁慈心。《经集》第八章,《仁慈经》

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心灵禅语(二)

1、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浓,则苦得喝不下。世间的情爱也是如此。

2、大等不离心大。心色虽异,其性则同。色即心,心即色,无障无碍。空海《即身成佛义》

3、这些年来,我竭力为你保留一颗不渝的心,但愿在世事变幻中如尘埃落定,以应四周的飞扬与熙攘。因为我相信爱情原可超越七情六欲,从爱欲中,可培养禅心。钟晓阳《哀歌》

4、有一些不会处理烦恼的人,到处自找烦恼,总觉得生活在一种大家都对他有意见的气氛当中,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他不知道怎样要求自己和怎样谅解他人。

5、虽然年华已经渐渐老去,但我的心依旧是一面飘扬的旗帜。

6、严净一切世界尽,我愿乃尽。《华严经》卷六十四,入法界品

7、勇于承担,是一分动人的力量,勇于承担错误,则是一种高尚的品格。

8、人生最美的境界就是内心的安静与丰富。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9、用心闻法,不是用脑闻法。用脑,即使都“懂”了,也不一定与自己有什么关系。用心,即使不懂,却可以很喜欢。佛法,未必要懂,喜欢就好。

10、苦,以烦恼为本,烦恼,以颠倒邪见为本,邪见,以虚妄分别为本。虚妄分别无有根本,无有色相,难知难断。是贪瞋痴,皆以无明黑暗为首,从彼所生,由彼所生。一切皆悉虚妄不实,是贪瞋痴,本性清净。《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十

11、老当益壮自求多福,莳花品茗,逍遥自在,心安理得,随遇而安。

12、无论是壹个人还是壹个地方,只有气场丰润,才能活色生香。

13、秒钟一辈子,能恒持一念心,就是一生的方向。

14、吸取教训,不犯第二次错误 在遭遇失败后,我们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 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那么你最终就是那些成功者。

15、每个人仅需一杯水就是够,快乐.富足的人生来自一颗知足之心。

16、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智颧《摩诃止观》卷一

17、爱的力量,可以抚平心灵的不安,让社会安定祥和,消除一切的灾难。

18、我们应为别人的成就生欢喜心,视他人的成功犹如自己的成就,这就是菩萨心。常常抱持利益众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

19、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20、倘若我们正遭受着别人的非议,千万不要以骂止骂,而应该多向释迦 学习,只有像他那样处世,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无言以对。

21、病是人生最痛苦.也最无可奈何的事。有句话说:“英雄最怕病来磨!”一旦身体不健康,即使拥有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都没有用,所以,身体健康就是福。

22、一百年前对中国文化根基的一刀斩断,导致一百年来中国人的精神无依。在这一百年里,中国人试图嫁接其他国家的文化,殊不知,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但无法嫁接,不同文化嫁接产生的排异现象无药可医。

23、父母和孩子是世间最亲近的人怎样处理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佛日: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当念治生。二者早起敇令奴婢,时作饭食。三者不益父母忧。四者当念父母恩。五者父母疾病。——《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24、多念佛,祈求阿弥陀佛保佑临终预知时至,这样可以吗?可以!但不如多念佛,好死歹死皆一任阿弥陀佛。

25、人人应该自谦,在壹个团体中生活,才能培养“和”的气氛。不要自认为事事比人能干而耀武扬威,败坏了修善的形象,也破坏了别人对己身的观感。

26、把人的本性实现出来,从人生体现出全宇宙的真相,才完成人的意义。太虚《佛陀学纲》

27、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湛然《金刚经》

28、放下应从修持布施.奉献爱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奉献爱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为三种:财物布施,无畏布施,法教布施。

29、当然不会。但如果我们把爱当做一颗种子,就一定可以收获爱的果实。

30、人事的艰难,不但是智慧的磨刀石,也能长养毅力与勇气。

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心灵禅语(三)

1、慈悲是智慧的具体展现,它源于对一切生命互为依存这一事实的认识。慈悲是要求得自他的共同利益,必要时甚至要舍己利人。

2、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尽形态,要殷勤.顺从,不要让父母烦恼.操心。

3、问:“久久寻源,为什么不见?”师日:“为步数太多。”日:“恁幺则不觅去也。”师日:“还同避溺而投火。”——《五灯会元》

4、面对痛苦,面对荣辱,谁又能做到真正的波澜不惊呢?

5、我不共世间作诸诤论,然而世间于我强为诤论。所以者何?诸知法者,不与他诤,离我我所,共谁为论?《大宝积经》卷五十七,佛说入胎藏会

6、我们乐观向上地对待生活,生活就给我们充满阳光的回报,我们消极慵懒地打发日子,日子就会让我们无聊和平庸。生活要有安排,不能没有节奏,人要有理想,有理想才有目标。有目标的生活是快乐的,无所事事的日子必定枯燥无味。

7、只要我们改变面对困境的心态,时时积德行善,我们的命运便会从此改变。

8、和人相比,我自庆运气好,因为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就像一只售货摊上的泥鳅,遇到了放生的人,就能活命。

9、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僧粲《信心铭》

10、善缘.恶缘,都在语默动静中,好话让人心开意解,坏话让人心起烦恼。

11、佛说:是心为佛,是心是佛。心境如一,要光有光。给心境一点光, 再灰暗的心境也会充满光亮。

12、树苗越是小,越是主干突出,少有枝叶,甚至是光秃秃一条,点缀几片叶子而已,长大了,才分枝发权,枝叶繁茂。越是初学的人,越要一门深入,所学深入坚固,则不妨广博,如树分枝成冠,蔚成庄严。

13、我们要如何修行才能得到“真功夫”?功夫一定要从历练中得来,修行的方法很多,但离不开壹个字——“忍”。

14、在生命层面,抓住吃饭的本质,按需要摄取营养的人,身体更健康,相反,大吃大喝的人,经常摄取过多的营养,让体内的循环系统超负荷运转,身体很容易坏掉,什么肥胖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之类的疾病,专爱找这种人。

15、我们安详禅要求人人安分守己.心安无愧。不要改变生活,……不必烧香.磕头,不要增加生活负担,现在的人够忙了。——耕云先生

16、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7经

17、欲行所得之道而利于人,先须克己惠物,下心于一切,然后视金帛如粪土,则四众尊而归之矣。黄龙慧南禅师告王安石语《禅林宝训》卷一

18、行亦禅,坐亦禅,春来任他百花开,秋去随他黄叶散,坐亦禅,行亦禅,无穷般若心自在,清净自有菩提伴。

19、虔诚地为人群服务,不要“加减做”,加加减减就不会进步。

20、尊重每壹个家庭成员个体,尤其爱护老弱妇孺,避免家庭暴力或不伦诸事的发生。

21、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

22、善识己之短,善取人之长,要善于取先辈之长.取师长之长.取学友 之长.取部下之长,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人易于成功,不善于取长补 短的人很难有所成就。

23、生活是一种自我心地的维护,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境界,如果说禅法是一把钥匙,它需要去开启自己的内心,聊生死从来就不是一句概念,它是生活中的一种真实体验,活一回命运的恍然大悟。

24、念佛念心,念心念佛,佛不外心,心不是物。自性光明,心心照烛,妄想潜踪,形骸空谷。净土不离目前,莲花常衬两足。何必待死后方生,即现前不出不入。此正普光三昧,只在当人一嗾。憨山《念佛铭》

25、有些人为了钱财和名利而引发亲人之间的纠纷.朋友之间的背叛.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些人为了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善用钱财.广结善缘,忍让和包容。你选择哪一种,取决于你自己。

26、有一天却忽然发现,原来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原来两人早已走上分岔路,渐行渐远……终于,走不下去了。那么,曾经拥有的美好爱恋难道都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27、若布施,若持戒,若修定,若随喜,是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摩诃般若经》卷十二,随喜品

28、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维摩经》卷上,弟子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