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说的最经典语录

作者:文案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94

佛祖说的最经典语录

1、品一盏茶,洗去尘埃,洗去世间的虚情假意,然后,在一盏禅茶时间里,获得清欢。我等你,与我共一场禅茶之约。你若来,我定与你听雪品茗,谈世情.聊古今,共度清宁时光。

2、贪财者因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一颗心如同永远填不满的沟壑,无法找到满足和安宁。壹个为财迷失了自我的人,不仅得不到生活的幸福,反而会跌进不幸的深渊。

3、行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发挥良知良能,没有壹个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萨心。

4、这是一句佛语,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种善因,故得善果,种恶因,故得恶果。

5、烦恼就像乌云,尽管乌云遮住了月亮,但在云层后面的月亮还是那么圆。同样是一轮明月,有些地方却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月亮被乌云遮蔽了。

6、所取之境体既是空,能取之心性亦非有,所观心境了知是空,能观察智体实非有。《佛说宝雨经》卷八

7、人生的苦恼,莫过于与自己.人事过不去。

8、爱不是要求对方如何,而是要求自身的付出。

9、碧溪幽林,轻掬明月净红尘,醉沐清风听禅音。陪鹤伴琴,闲温诗酒煮爱恨,笑泯浮生葬古今。

10、流淌着的水不会经常是满的,旺盛的火不可能永久燃烧,日出只是片刻就消失了,月满时其实已经开始月缺了。尊荣豪贵也是变化流动的,不会总是如此。

11、从事政治者,不贪污舞弊,不假公济私,不借势磨人,不欺压善良,不两面人格.两种手段.挑拨离间,否则非为真正信者。

12、心有八种,或复有九,与无明俱,为世间因。世间悉是心心法现,是心心法及以诸根,生灭流转,为无明等之所变异。其根本心,坚固不动。《大乘密严经》卷中,显示自作品

13、当壹个人能量旺盛,处于阳性气场时,感召的自然都是吉祥的物象,反之,当壹个人能量虚弱,处于阴性气场时,感召的也都是不祥之物。

14、对于挨骂的人,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挨骂,但不必睚眦必报,以牙还 牙。有人背后骂你,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 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5、茶,如禅。疲于赶路之时,需要在树下小憩,听一听鸟鸣深树,嗅一嗅暗香浮动。黑夜,点一盏豆大的灯,让微弱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疲惫时,给你力量,困倦时,振作精神,拯救你于迷途。

16、你一念心疑,被地来碍,你一念心爱,被水来溺,你一念心瞋,被火来烧。你一念心喜,被风来飘。《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17、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于自己的精进努力。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勒。

18、的执著,甚至放下对“法”的执著,把一切放下,彻底放下,才能承担起“建设世间和拯救世间”的责任,才可解脱自己.解脱世人。

19、不要把你的脏话放在前面当作口头禅,说得越多乱的就越早。

20、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

21、心境清凉,忙碌便是欢喜,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工作中的忙碌便为欢喜。

22、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23、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开悟,是为众生之慧命,若不能以众生 之苦乐为己身之苦乐,是为自私自利,与无上菩提背道而驰, 即使诸佛菩萨.善知识在面前,也会错过。

24、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25、佛法大海,信为能人,智为能度。……若无信,是人不能人佛法。……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龙树《大智度论》卷一

26、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27、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师是学生的“样”,以好模样,培育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28、悟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向最高的地方去找,不从平易的地方去觅,向外去找,不朝自己内心发掘,因此,便迷入悟中,为了追求悟,又陷入迷中去了。——耕云先生

29、无论外界怎样,我们都应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浮躁,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生活,才能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为每壹个目标做好充足的准备,耐心做好每一阶段的事,最终获得成功。

佛祖说的最经典语录(二)

1、最会学习的人,用精神去听讲,中等会学习的人,用心去听讲,最不会学习的人,用耳朵去听讲。

2、问:“佛性与烦恼既俱,何故独断烦恼非本?”答:“譬如金之与矿,俱时而生。得遇金师炉冶烹炼,金之与矿,当自各别,金即百炼百精,矿若再炼,变成灰土。”——《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3、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4、设满世间一切众生,悉不知恩,菩萨于彼,初无嫌恨,不生一念求反报心,但欲灭其无量苦恼。《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5、行,既是行动,也是行走,行动是一种随时而发的实践,行走是永远身在途中的状态。也就是说,修行与学习相伴相随,永远都不会停止。

6、盛东西的用具虽然粗糙,但不要随便丢弃,因为它们各有贮藏东西的用处,愚笨低贱的人虽然不贤,但是也不能随便抛弃,因为他们也可以有各自的作为。

7、做好事如种田,播下种子,多少会有收获,做坏事如照镜,做下什么,必定就报应什么。做好人不难,像农民那样专心农事就可以,做坏人如同借债,借了总是要还。

8、追求名利空花,不如追求性灵的解放如何摆脱精神的枷锁,获得大自由?佛日: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或心随身,或身随心。——《大般涅槃经》

9、自古以来,仕途多变,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掉 乌纱帽,甚至丢掉性命。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整日提心吊胆,这样的人 生是毫无乐趣可言的。在今天,同样如此。只有淡化利欲之心,才能积极 人世,超然出世。

10、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11、我们都不是圣人,不会什么事.什么人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不犯无意之过是不可能的,因此言行之前三思很必要。

12、心一宽,天地就大。天地一大,眼界就阔,神思就远,游太极,接八荒,一无所碍,无障无碍,自在腾挪,任凭驰骋,何事不成?欲得快意人生,宽心为第一要务。

13、如人一身居,去其故室中,神以形为庐,形坏神不亡。精神居形躯,犹雀藏器中,器破雀飞去,身坏身逝生。《法句经》卷下,生死品

14、人若执著自己的我相,就会变得傲慢起来,那么距离地狱就不远了,反之,能以谦卑平直之心待人,天堂就在眼前。——郑石岩

15、善恶的标准,很难做壹个绝对的评价,我们要判断壹个人是智慧或愚痴,可以观察此人平时所喜好亲近的人.事.物,以便作为评论的依据。

16、当烦恼莫名地升起时,先问问自己:烦恼是什么?何以生烦恼?如此 自省之后,你会发现,烦恼是可聚可散的东西,转境不如转心。

17、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18、戒律是什么?戒律是堤防。持戒精严,你的六根便可防守得严严实实,不会有漏洞。有戒律,我们的修行才有保证。

19、宇宙在我心中,不过是一朵花,一粒沙,一片叶,一朵浮云。瓶中水,天心月,虚空云。一句佛号,一片禅心。佛说,人生呼吸间。刹那即永恒。

20、倾盖如旧,白头如新。两镜相照,不隔纤尘。遍界未尝示相,毫端普现色身。止犹谷神,动若行云。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21、水遇到障碍,会有三种结局:增加深度,提高水平,别开生路,走出一番新天地。弘法途中任何障碍,都是暂时的.毕竟成全的。

22、情到多时反转薄,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23、执著于自我而生活,自己撒下了痛苦的种子,妄想不断地扩大,终至背负不了的苦恼。这正是作茧自缚的痛苦。——梅原谛愚禅师

24、时不暂停,命亦日夜尽,壮年不久住,恐怖死来至。见于死生苦,而生大怖畏,舍世五欲乐,当求于寂灭。《别译杂阿含经》卷八

25、壹个人懒惰,虚度时光,最终一事无成,都是自己原谅自己的恶.安慰自己的失.欺骗自己的心造成的。

26、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时时保持心中的正念,任何时间.任何方向与地点都是吉祥的。——证严法师

27、倘若拥有一颗平静心,就不会感到焦灼,不会感到浮躁,不会把灵魂搁浅在无氧的空气中。

28、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万法缘生,皆系缘分。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29、佛经上说:壹个正信的修道人,如果不能忍受辱骂毁谤,就不能名之为修道之人,壹个真正修道之人,听闻别人对他的讥讽毁谤,不但不会觉得气愤,反而觉得如饮甘露,处之泰然。

佛祖说的最经典语录(三)

1、预防天灾的最好方法,就是净化人心。

2、如是诸病,从宿食生,若诸众生能于饮食知量知足,量其老少.气力壮弱.时节寒热.风雨燥湿.身之劳逸,应自审察,无失其宜,能令众病无因得起。“四十华严”卷十一

3、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杂宝藏经》卷一

4、在生命的千变万化之中,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只有“现在”。能够把握住现在,同时也能掌握过去和未来,这就是生命。——海涛法师

5、因解成行,行成解绝。延寿《宗镜录》卷三

6、发脾气是短暂的发疯,自己害自己莫过于乱发脾气。

7、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维摩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

8、禅定禅定,要静要清净,看住了什么昏沉也没,什么妄想也没,一心定在那里,动也不动,天倒下来了也不怕,猫捉老鼠就是这个精神,聚起精神看着老鼠。

9、施为后世粮,要至究竟处,善神常将护,亦复致欢喜。《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

10、事事皆“有”则会迷,样样皆“无”则会断,言“有”则执常,言“无”则执断。

11、抱着功利主义的思想去学佛法,动机不正,因地不真,虚伪的因,必得幻灭的果。——耕云先生

12、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智颧《摩诃止观》卷一

13、重视伦理,提倡孝道,居家和乐,上慈下孝,兄友弟恭,妯娌和睦,婆媳爱敬,即使至亲骨肉,也该相互尊重个人的生存权利。

14、身体可以累,心灵不要累,因为心灵是慧命的泉源。

15、时时保持快乐的心境,把快乐的气氛散布给四周的人,此即“慈”,众生有苦难能及时为其拔除,此即“悲”。

16、问:怎样才是正确的修行?答案是:以智慧去净化H己,以慈悲去感化他人,这才是正确的修行。

17、以十善道为法园苑,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18、心为系缚解脱本,是故说心为第《正法念处经》卷二十

19、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找到行事的准绳,看到过去的得失, 规划未来的方向。

20、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9经

21、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培养来的才是真的。

22、若普为一切众生护持禁戒,观第一义空,无我人相而为有情护持禁戒,是则名为净戒波罗蜜多。《大乘理趣六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

23、如同砍伐树木,一片片慢慢地砍,到最后树忽然就倒了,又好比远行前往都城去,一步步慢慢地走,到某一天一下子就到达了目的地。

24、法界之内,“南无阿弥陀佛”的旗帜插到哪里,哪里便是佛的领地。现在这一面旗帜已深深地插在我的心里,我的心便是佛的领地了,何其幸福。

25、“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彻悟禅师语录》

26、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27、梦醒了,还是当下的月光,不如寄情这月光,也是一种亮。

28、贫病众生的苦难,不外是饥.寒.病痛等几种因素,要真正发挥长情大爱,必须对众生起怜悯心,身体力行慈.悲.喜.舍来救护一切,饥饿者给米饭,受寒者给衣物,病痛者送医疗,使他们欢喜满足。

29、长江澄澈印蟾华,满目清光未是家。借问渔舟何处去?夜深依旧宿芦花。——《从容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