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婵心
描述婵心
1、自身拥有宝,何须向外寻 悟求真理的路途,千峰回转,万山阻碍,难免会有见歧路而茫然的感 觉。此时要紧的是,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2、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日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四十二章经》
3、海是蓝的,云是白的,喜欢这一望无际的孤单与寂寞。用心去浏览海的风情,在静谧的禅意里,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深海佛音,任心底的白莲一朵一朵打开。
4、你不但完美,而且唯一,独特而无人可比。唯一的问题是,你不相信这一点,唯一的问题是,你满怀疑惑。当你怀疑自己的时候,你也同时怀疑别人,于是你的生命,就陷入这些事端。
5、如果丈夫出门在外工作承担着养家的任务,那么为人妻子就应该承担起主内的责任,料理家务,为在外的丈夫营造壹个温馨的避风港湾,这样丈夫在外才会觉得自己努力工作很有价值,家庭夫妻生活才会和谐。
6、我们不能因为别人跟我们的价值观不一样就认为他是错的,有此认识,就不会时时想到要论出壹个是非曲直——世上很多事情并无是非,根本没有分辨是非的必要。
7、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8、壹个邪恶的念头打开五个不善的大门:邪恶能够烧毁人的善良的本性。从邪恶中再生邪恶。做圣人所怒斥的事情。失去已修得的菩提之果。置人于死地。
9、由胜义谛离一异性故,当知即是清净所缘性。何以故?由缘此境得心清净故,当知亦是常,一切时性无变异故,又由清净所缘故,当知是善,以是善故,当知是乐。无着《显扬圣教论》卷十六
10、佛说:众生为了不断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已经迷失了本性,母亲与儿子相争,儿子与母亲相争,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彼此相争,国王与国王.梵志与梵志.居士与居士.百姓与百姓.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如此,这都是现世的苦难。
11、体力.脑力.精力.心力都不具可储存性,年轻时的体力并不能保存到老年使用,故体力.脑力.精力.心力充盛时要充分使用以培德积福,增智发慧,只要使用得当,不仅不会消竭,反而源源增长。
12、俗话说:“落花有情水无意,花不迷人人自迷。”很多时候,我们对世俗 的东西看得太重,权力.地位.爱情……殊不知,摆脱很多东西只需要你自 己的勇气,只要你敢于挣扎,敢于放手,自然你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3、幸福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钱带来的物质愉悦,也不是显赫一时的声名带来的精神满足。幸福只是一种态度,一种让人可以在平凡中体味出美的态度,一种让人可以在简单中领悟甜蜜的态度。
14、事业有成很重要,也是人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不是完全成功的人,但决不可以是不去努力奋斗.不愿付出艰辛劳动的人。
15、佛陀的叹息,也是我们的叹息。一念善,可以让健达多有缘得以脱离 地狱苦海。一念恶,也可以让健达多重新沉沦地狱苦海!如此,我们还能 轻易忽视任何壹个微小的念头或因缘吗?
16、许多人难以取得成功,往往是过于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所蕴藏的巨 大潜力。就像那位侍者,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际 上佛祖与众生并没有区别。佛祖之所以能成为佛祖,是因为他相信自身普 度众生的能力,承认自己是佛祖。
17、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学观品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马呜《大乘起信论》
18、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日于斯.夜于斯,时时刻刻行于斯,能够早晚时时刻刻依理行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合于道理,就是真正体悟道理的精粹了。
19、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未尝说一字,这是真话还是妄语?若你思索真与妄, 或者对这个问题干脆不思索,思与不思,都是心意识,心意识不死,你 就是个有事的人,与佛相隔云壤。死却心意识,来壹个死后重生。
20、有人学打坐之后,常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以为这就是“天耳通”。师言:“真正的天耳通,是远离一切烦恼杂念和不清净的言语。不但不听是非,而且还能把是非转为佛法,当作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天耳通。”
21、和文化人生中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22、慈悲若增长,瞋怒心则会减少。慈悲的增长,起源于自我培养爱心,而这种爱必须透彻.无任何色彩,要广博普遍——这在佛教里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我们的观念无时无刻都充满慈悲爱念,对任何人都有爱心,还会生什么气呢?
23、站在真理的道路上,迈开大步向前行,心情会更加安定平稳。因为方向正确,即不再迷失,心中自然会产生一股永不歇止.不断精进的意念,沿路风光更是令人感到一分踏实的欢喜。
24、我爱,爱月色穿过竹帘,低眉一朵花的风雅,我爱,爱披上时光羽衣,舞一段云水禅心,看阳光在眸间盛开成别致的清亮。
25、是菩萨于昼夜各三时中,以己所作财施.法施所得果报,愿与一切众生共之,令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有行众生,生妙国界,及出世乐。是人虽作如是布施,终不希望求其果报。《大宝积经》卷九十三,善臂菩萨会
描述婵心(二)
1、壹个人的日子,虽然有点寡淡,但看似平常的日子却隐含着大的智慧。你可以心守一腔禅心云水,在万般喧嚣中,拾一点看似桃花源式的逃避理念,在修身.修心.修德.修性中感受佛境的清静。
2、人间需要光明,而人间的光明除了日之外就是月。佛教将日光比喻为智慧,月光比喻为慈悲。因为日光可分别世间的真理现象,照遍宇宙万物的形象,而月亮柔和.清明的银光就像菩萨的慈悲心一样,照遍众生心地的暗处,使欲念嗔心得到清凉。
3、相遇,不会有刻意。相识,不该去矫情。相知,更忌讳相互的指点。不然,原本禅溅的机缘,便一开始了无休无止地折腾。最后不过是彼此撩人的招惹而已。为谁的过客,为谁的梦魇,走着散了。只剩下,来不及用进的逞强与废退的曾经。
4、移民是消极.逃避的行为,如果把移民的心思,转而运用于积极改善目前的社会环境——人人发挥菩萨精神,将国家当作壹个大家庭,以对待自己的家一样来关心.整理和照顾,如此,何愁国家.社会生活品质不能提升?
5、这也是我们当下多数人的切身感受。我们每天都在寻找幸福快乐的感觉,但却发现我们乐的时候少,失望悲伤的时候多。我们苦苦寻觅,却找不到真正发自肺腑的快乐感觉。
6、恶律仪者:一者屠儿,二者魁脍,三者养猪,四者养鸡,五者捕鱼,六者猎师,七者网鸟,八者捕蟒,九者咒龙,十者狱吏,十一者作贼,十二者王家常差捕贼。《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七
7、你不可能和所有的人成为朋友,但你可以让整个世界与你为敌。你无权要求人家成为你的朋友,但你有权决定谁将成为你的敌人。敌人越少不代表朋友越多,但敌人越多,朋友肯定越来越少。
8、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9、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都有自身的优缺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代诗人卢梅坡借梅雪之争,告诫众生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是自然之理,不必过于执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才得洒脱。
10、书酒花月随前后。这是一句诗情画意境界的素描,我们中国文字常有画龙点睛的妙用,也就是所谓神来之笔,这是“读书怡情.花月逍遥以及随缘自在”诸种妙境的综合,壹个人真能“书酒花月随前后”,自然能快乐长寿。
11、人若能时时反观自照,检讨心念是否贪著名闻利养,久而久之,心灵自可提升到“月至上品诸风静,心持半偈万缘空”的境界。
12、世事难料,福祸常常在瞬息间相互转化,当面对灾祸时选择以正确的心态将阴性的场态转化成阳性场态,这样便种下了一份善的因,得到的当然会是丰硕的果实。
13、天堂.地狱,唯在一心。一念之间,可以海阔天空,也可以坐困愁城,可以自在生活,也可以忧愁终日,是天堂还是地狱,完全在于自己的选择。正是这种选择决定了壹个人将成为快乐生活的主人还是忧愁烦恼的奴隶。
14、云何忍众生,骂詈及呵斥,心终不起瞋,倍增生欢喜?我为众生医,疗治众病患,若闻恶言已,不起于瞋恚。《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15、人生的道路,不一定起步就辉煌。起步的时候,往往仝很艰难,但是只要制心一处,一切都可以创造,一切都可以改变。
16、天上太阳再灿烂,阳光再普照,如果土壤里缺乏种子,也不可能发芽,更不可能开花结果一般。我们应当从孝顺父母.提升道德修养.保护环境和关爱生命做起,才会得到佛菩萨的庇护,才能获得十相自在的神圣力量。
17、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 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谿刻当矫之以浑厚。
18、倘若我们让心灵得到净化,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放下一切琐事,以真心去发现真我,我们就会发现,佛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佛就在我们身边,在一切蕴含着真善美的事物中。
19、家里头发随意夹起,假日不化妆不戴胸罩,出门后忘东西,不脱鞋直接脚尖踩地到房间拿,认为在家看漫画.上网比跟男人谈恋爱有趣,即使上网没事做,也要经常挂在网上,口头禅:麻烦死了.随便啦.滚,可能被人评论有点闷骚。
20、我们信什么呢?首先是要信自己。因为不信自己,就不能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发起菩提心,就不能成就大菩提果。
21、生活越简单越健康,要做到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淡泊名利,养清净 心。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保持心地清净.平等,这是真正的净 土。这是壹个真正修行人功夫所在之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学 习的。
22、需要足球的耐受力!这两样东西中国缺吗?我看足球,兼看球场以外的人生百态。大凡腐败官员都是踢皮球的高手,如果让他们到足球场上踢足球,或许能为国足换回一点面子。
23、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
24、壹个人如果从年轻时就有信仰,老来自己可以看经.念佛.禅坐,养成在生活中以佛为伴,以法为用,以僧为友,则老来不但不会孤单寂寞,甚至可以活得怡然自得.丰富多采。
25、佛说:“祸福已至,一切随缘。”当面对灾难时,要用主动.平静的心 态对待,因为这种态度本身就有逢凶化吉的作用。当收获喜悦时,要保持 淡然的心态,因为欢呼收割之前,必须流汗播种。
描述婵心(三)
1、人的心像一块田,你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心胸狭窄的人凡事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其实最后的苦果还是要自己尝。
2、网络及传媒的发展,使当代人所获信息量越来越大,虽有哲人说知识就 是力量,然而知识也可成为人类恶欲的帮凶,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那 颗心,才是我们必须去认知.把握的。学佛习禅,让智慧更有力量。
3、人与人之间,是应该而且可以互相帮助的。但是,如果凡事都求助于别人,那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也是缺乏独立性的表现。
4、有句老话说得好:“人叫不走,鬼叫飞跑。”意思是,当壹个人身上阳气不足,邪气有余时,周围就尽是小鬼打搅.小人来找。即使偶尔有君子来规劝,他们也是熟视无睹。
5、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做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
6、何等名为内身烦恼?有四因缘:一谓眼根摄受色境,二由无始取着习气,三由彼识自性本性,四于色境作意希望,由此四种因缘力故,藏识转变,识波浪生,譬如瀑流相续不断。“四十华严”卷十
7、当观色无常,……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杂阿含经》卷一,第1经
8、万境时时现前,不容我等思量。但能精勤用功,了知万境之实相,顺逆 何堪惑我扰我?何谓一了一切了?且于一句话头上明了,什么是无?! 话头不了,仍被有无惑,被生死惑。
9、理想便是希望,是力量和快乐的源泉。壹个人的理想可以不远大,却不可缺少,否则生活就会没有目标,以至于一生碌碌无为。
10、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上
11、修持一颗淡定之心,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风云。
12、大善之人的布施,是真正的清净布施,行善而不求福德的果报。正如孔子所说:“求仁而得仁。”本是出于善良之心,想做一件有利于人的事,现在按自己的心愿去做了,可以心满意足,还要求什么呢?
13、身为佛弟子,就应学习佛陀的精神,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并与众生同苦乐。做到人我一体,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称为有意义有感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
14、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 别人做错了事,我们可能会批评指正别人,别人走错了路,我们往往 会提醒别人,但在我们提醒别人的时候别忘了提醒自己,在批评指正别人 时也要批评指正自己,这样我们才能觉悟自我和觉悟他人。
15、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功德无量”。
16、懂得说话的人,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哪些话该说,哪些话 不该说,去选择说话的内容,而不是毫无顾忌,口不择言地什么话都说, 什么话都敢说。
17、我们并没有贤明的心,不愿意听善知识的教言,这时,病便不可少。“修行人,无事常带三分病”,此话极有道理。病,随时在身,不能回避,不能驱离,如同报警红灯,提示我们:“错了!”出家人独身.素食.起居有节,所得的病,多数与心性有关。
18、如果我们能把握到每一刻的当下,且保持觉醒.珍惜拥有,并以感恩之心去善待周围的一切的话,幸福在我们的身边,快乐在我们的心间,成就在我们的掌中。
19、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故经中说:为断憎爱,修习舍心。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五
20、享乐到了极点,悲哀就会随之而来,物极必反,月盈而亏。所以,曲终 人散,人们就会发出感慨叹息,宴会结束,人们就会惆怅伤怀。这实在是由 事物本身的发展所导致的,就好像影子跟随着形体.回响来自声音一样。
2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我们如果能够“不要贪财.贪爱.贪嗔,不要自大.自怨.自叹,不要无信.无义.无耻,不要负国.负人.负己”,深信你必能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得道多助,营造自己幸福的人生。
22、壹个人要先点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发别人的心光。人要真诚苦干才能领导别人,而非光靠能干。待人要以宽大的心胸去接纳.包容——发广大心,普爱一切众生,使周遭都笼罩在大爱的氛围中。
23、昨天的付出是昨天的事,如果今天尚未付出,就不要期待收获。很多禅修者,秉承着这一道理,整日紧张地劳动,过着清苦的生活,平淡.辛勤而又虔诚。
24、佛教主张悲悯众生,提倡布恩施惠。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也不应该有物我之分别。世人都受欲望驱使,追求名和利,自己寻找了无尽的烦恼,这是本性清欲的迷失。佛法主张人要一心向善,对任何事物都要怀有一颗慈悲之心,人生也会因此而得益。
25、书要活读,读书要活,若死读书,读死书,把书读死,到头来充其量将自己读成书虫,读成书袋。书要择善而读,择要而通,读以熏心,通以生慧,学以致用,否则不如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