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易语

作者:文案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67

佛教易语

1、比喻是什么样的材料,就放在什么地方。

2、宣化上人开示说:“参禅的秘诀就是忍,忍不住也要忍,忍到极点,豁 然贯通,明朗开悟。”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 了。小忍成仁,大忍成佛。

3、有四种根本罪,乃至活命因缘,亦不应犯。云何为四?渭谤诸法.舍离菩提心.悭吝.恼害众生。《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

4、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生在 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 处理。

5、善良,是开在心上柔媚的花朵。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善良是灵魂的微笑,是对生命的感恩,以一颗善良的心看世界,就不会有伤害和薄凉。

6、每星期至少参与大众共修一支香,是为生活的密行。

7、任何人念佛,阿弥陀佛都在他的心中盖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印章,以示“验收合格,准予往生”,永不褪色,永远有效。

8、佛不是只供人谈论的哲学和理论,佛是艺术的生活,佛是超越的本心,佛是一种广博的爱心善念。

9、世间赏心悦目的人和事,常人大多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但对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人和事,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欣赏”。

10、处理烦恼的方法:第一,要求自己,第二,学会谅解他人,第三,晓得感恩和奉献,第四,惜缘惜福。

11、好人好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如同钻石不是为了别人而发光一样。好人好事是为自己做的,为的是让自己心灵-驻于宁静幸福的境地。

12、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不管境遇如何,都要相信自己,不自轻自贱,不对自己产生怀疑。否则,即使再有才能,也如同蒙尘的珠玉,被人视为毫无价值的沙粒。

13、击于正法鼓,觉悟十方刹。《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14、喻如百千年垢腻,可于一日浣令鲜净。如是百千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顺善思惟,于一日一时,尽能消灭。《大集经》卷十八

15、对己知足,对人无争,人与人之间以善善念.善行互动,自然平安自在。

16、当下的心念——好的,应精进,不好的,应去除。

17、“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一切皆为虚空,又何必事事抓牢,不肯放手呢?

18、金钱只是一种增进幸福的工具,赚得快乐,花得快乐,才能体现金钱的价值,假设赚得痛苦,花得痛苦,到头来还没有壹个好名声,被人轻视嘲骂,那又何必对金钱孜孜以求呢?不如恬淡一点,做本分事,赚本分钱,过本分日子,这样反倒能尽享金钱带来的幸福。

19、我常常呼吁大家要利用时间.把握人生。因为多休息几天,并不会增加几天的寿命,多工作几小时,也不会亏损几小时的寿命。

20、凡人要断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动治百动。保持沉默,再大的毁谤和中伤都会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灵就不会迷失,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21、所有的人都受死神控制,所有的人归宿都是死亡。你不知道来路和去路,也看不见两者的尽头,悲伤也徒然。《经集》第三品,第八章《箭经》

22、勇猛精进,志愿无杂,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胜希望,如救头燃。《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23、受到良心责备的事,就不该去做。南传《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24、菩提不求死后悔。“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身强体健时不知修行,无常来临只好劳烦别人超度了。

25、占便宜的事让给别人,吃亏的事自己承当,乃上人之象征。宋岗波巴《宝鬘集》

26、调护他人,正调护自己处。调伏得自己一分习气,方调伏得他人一分习气。视人犹己,舍己从人。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一

27、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为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28、爱人自爱.自爱爱人,就是佛心.菩萨心。

29、生活常常斑驳陆离,一堵墙,常常遮挡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30、大小物命都怜惜。这就是“慈悲”心肠的具体表现,要本诸“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不但冷爱而且珍惜一切生命。

31、时至今日,则须依于全般佛陀真理而适应全世界人类时机,更抉择以前各时域佛法中之精要,综合而整理之。太虚《人生佛教》

佛教易语(二)

1、生一念好心,则结一分好缘,说一句好话,则多一分欢喜。

2、笑着面对,不去埋怨。然,随心,随性,随缘。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问:“如何是道?”师云:“炉中有火无心拨,处处无踪任意游。”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师云:“坐看烟霞秀,不与白云齐。”一《汝州首山念和尚语录》

4、所有那些奸猾.谄媚.伪善.欺诈.迷惑别人的人,往往外表看起来直率,而内心却怀着奸诈和自私,所以,有智慧的人应当善于明察真伪。

5、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

6、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每壹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无须缅怀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认真过好每个今天。

7、往日的繁华。如花瓣在秋风中已凋零,已消逝。留下残花,余香。拈花一笑,对酒当歌,哀笛迎风而奏晚风轻拂。禅坐静心.云水禅心。如水人生,单纯见底,云海烟波,飘拂于心。

8、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僧粲《信心铭》

9、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力德无量」。

10、安逸快乐,虽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也是每个人必须节制的。快乐 不可以过度,欲望也不可以放纵。孟子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是 告诫人民不要耽于安乐,尤其是过分的安乐,没有节制。

11、于真境,不作空解,不作有解,不作俱解,亦不作俱非解,于一念间,一切解心动念总绝。亦无不动之解,所解亦绝,此绝亦绝,境智俱融,于一念间,此谓情开理现,难可宣说,至者当知。法藏《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一

12、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楞严经》卷二

13、我们不能选择什么果报,但是可以选择种什么因缘,我们无法改变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一切善因善缘。

14、如何解决冷暴力?其实很简单,只要明白,人无完人,你自己都无法做到完全没有缺点,为何还要勉强你爱的人也完美无缺?

15、惜福心发,大爱慈悲。爱,诚然是伟大的,古今中外流传多少“爱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如果没有怜惜心,爱反而是自私的,是极端的占有,更是一种污染与罪恶。

16、行菩萨道,要经常接受考验。遇到困难与危险时,要学佛陀大无畏.大勇猛的精进精神,心无怖畏.志不退缩,不断向前迈进。

17、谦逊:水虽然是生命之根,诸宝之源,但经常往低处流,在最低处。同样的道理,具有修证道德的人也常常会低调和谦逊。越有修养之人,越会低调,越有内涵之人,越会谦虚。因谦虚好学而成为有内涵的人,就像成熟的麦穗低着头,而空麦穗却昂着首。

18、淡然不一定非要修篱种田,隐居山林,而是身处红尘纷扰也能静下心来,心静了才能听到自己的心声,才能停下来笑看风云,风雨人生,淡然在心。

19、不虐待动物,不食保育动物,尤其不可活吃动物,例如活鱼数吃等,三餐尽量清淡,借以长养慈悲之心。

20、我们不必疑惑,不必分别,不必拣择,不必把禅定的体与用分开,定是体,禅是用,体用一如,禅定一致,这就是外禅内定。

21、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为别人,不为自己,就是布施,就是供 养。所以人人天天都在修布施波罗蜜,天天都在行菩萨道,只是不懂得, 不知道而已。

22、任何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除了必须以务实之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外,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质,不因为事小而懈怠.放弃。

23、骂人是不对的,背后骂人更是不对了。在背后骂人的人,就如同躲在 暗处趁别人不注意放枪的人一样。奉劝那些在背后骂人的人一句,快收起 你们那一套!在骂人前先想一想是不是在骂自己!

24、透明:水具备透明的特质,心的本质也是透明与光明。犹如镜面能映照万物,水晶能折射各色光芒。

25、恶友相得,复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处,三者诱他家人,四者图谋他物,五者财利自向,六者好发他过,是为恶友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习恶友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26、当我们拥有很多钱财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面对的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懂得感恩之人变得更加珍惜,并善用它来做

27、在解决问题时,不要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才能从问题的根本上解决问题。

28、我们这一分心光,就像被灯罩完全遮住般,使发散

29、苦依于业,业依于结,而苦.业.结都无所依,以必性常净故。如是当知,一切诸法无有根本,都无所住。《大集经》卷十五

30、人际关系是最难写的一篇文章。唯有事事无我.无执,方能有所为。

31、存心要公,行事不必出于己为是,以他为非。则爱恶异同不生于心,暴慢邪辟之气,无自而人矣。山堂禅师

佛教易语(三)

1、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圆觉经》卷上

2、名利就像一只皮箱,在我们用它时,就将它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倘若不用时,你仍然把它提在手上,便是累赘。为了名利终其一生,即使置身山间的快乐仙境,也会使精神堕入痛苦深渊。

3、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壹个“情”字。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得上是理智的“放”。

4、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看起来再完美的物体也会有瑕疵,但它的功能丝毫不受影响,再有成就的人也有缺点,但他的缺点并不影响他的成就。

5、对于过错,最不可取的做法是文过饰非,所以我们提倡知错就改。同时我们还提倡防微杜渐,与其事后弥补,不如事前多思考,想清楚后再行动,尽量争取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

6、好比大海里的船只,装载的东西过重,就会沉没。

7、基督教的圣者,佛教的圣者,经由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方法,都悟到了真道,彼此之道,自然相通。好比炼金,不管用什么方法,炼成的金子,都是质地相同的东西。

8、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做人做事的起码准则。有违大势者不为,顺势者必为,有损道德者不为,益德者必为,害人害己者不为,利人利己者必为。为或不为,当细察之.慎思之。

9、若人依止恶,不名自爱身,既不爱自身,世间更何爱?《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七

10、天下一家亲,平安时要互爱,灾难来临时要互助。

11、儒家讲德才兼备,为世人所熟知。其实佛家也讲德才兼备,这段话便是明证。无疑德才兼备是我们人生修养的崇高目标,实现了这一目标的人才是厚重.有根基的人,否则便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2、无信池院,惊鹊细语,指尖轻触着冰凉的情愫,帘闭,静禅。聆听优雅的笛音旋律,挥毫着古韵里流芳的水墨,倾泻千里,汹涌姿骇。只愿,让这短暂的氛围给心壹个安慰离愁的恬然。

13、人生于世间,不一定活在别人的目光里,但却要活得像个人样,不能自私自利孤立于世间。

14、有包容才有和谐,有和谐才有温暖,有温暖才有利于壹个人的进步。

15、已得人身不思正法,如至宝山空手而归,实在是无意义的事。冈波巴《宝鬘集》

16、要让自己眼里的世界美好起来,壹个最好的途径是,清洁自己的心灵。

17、择师既在于自己的意愿与志向,想求得师长传授毕生所学,一定要毕恭毕敬,贯注精神,认真努力地学习,尤其引导我们学佛入道.培养慧命.教导并洗炼我们心灵的师长,其恩德既深且重,我们更应该感激与尊重。

18、与人相处,要彼此容纳.谅解,不固执己见。如果人人能做到这一 点,大家一定能生活得更融洽.愉快,人与人的情感会更加深,每个人也 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事业与生活都更加称心如意。

19、世界上最大的财富是知足,壹个知足的人,他内心充满着安详与快乐,而壹个不知足的人,他的内心则充满着埋怨与不安。——海涛法师

20、人活一世,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曾有过的某些瑕疵而懊恼.悔恨,能够心如明镜,活之安然.处之坦然,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21、说的有一丈,不如做一尺,说的有一尺,不如做一寸。

22、有人学打坐之后,常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以为这就是“天耳通”。师言:“真正的天耳通,是远离一切烦恼杂念和不清净的言语。不但不听是非,而且还能把是非转为佛法,当作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天耳通。”

23、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少室六门》

2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25、教富,是启发智慧,济贫,是造福人群。

26、时不待人,忽然一日眼光落地,到前头将什么抵拟?莫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无汝掠虚说大话处。——《云门文偃禅师》

27、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以貌取人无疑是舍本而逐末。《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相貌丑陋,却善良勇敢,神父伏罗洛道貌岸然,阴险狠毒。心灵美远比外表美重要。可是日益火爆的各种“选美”活动却毫无例外地存在着壹个无法克服的弊病,就是

28、世间的海可以填平,但是人的鼻下横——小小壹个嘴巴,却永远填不满。

29、人生会遭受天灾人祸的痛苦,无不是从贪而来。“贪”不但带来痛苦,也使人堕落,除了今生此世身败名裂,也会招致未来的业报。

30、世间一切精巧物质——色相,只不过是满足凡夫心的一时虚荣而已。

31、好人总是被自己的好呵护着,坏人总是被自己的坏伤害着,小人总是被自己的小禁锢着,愚人总是被自己的愚戏弄着,谁说人间没有报应?报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