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中的名言

作者:文案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71

中华圣贤经中的名言

1、这就好比用芬芳的油脂涂抹在头顶,却以为是自己的头顶散发出芳香。如果有人像这样愚蠢,那么他就如同这个婢女一样迷痴无智了。不要混淆视听.故步自封.自以为是,要准确地认识和判断自己。

2、人很容易遇到一些失败或障碍,于是悲观失望,或在严酷的现实面前 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恨怨他人,结果落得唉声叹气.牢骚满腹。其实, 身处逆境而不丢掉希望的人,肯定会打开一条活路,在内心里也会体会到 真正的人生欢乐。

3、般人都是真理知识化,喜求知解,停留在概念里。所以达摩祖师西来,传法的模式,就是法的人格化,除了法,没有我,而法也是本无之法。——耕云先生

4、“大悟不存师。”体现出自修自悟,不迷信权威,不依赖经典的修禅宗旨。彻悟宇宙和人生的真谛,有老师接引,自然是好,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同游黄山,虽有导游指点,但领悟黄山之美,黄山之云海精神,终需靠自己的眼和心。

5、壹个人一旦被自卑感所控制,其精神生活将会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 才智和创造力也会无法正常发挥。狮子再威猛,一旦被关在笼子里力量就 会无法体现。自卑是束缚创造力的一条绳索,消除自卑才能成就大事。

6、可是在现实中,偏偏有人私心太重,贪婪成性。这样的人不会施舍钱 财.救助他人,同样,如果他遭遇到困境,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布施和援 助。因此,为了让人生更从容.美好,我们也要正确地看待钱财,取舍 有道。

7、有些人生性好竞争,逞强好斗,绝不轻易屈服于他人。其实,战胜别 人不一定非要打败他,向人低头也是争取胜利的壹个手段。争强好胜的人 如果不能自我控制,最终是要吃大亏的。

8、“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生活得更好一点?但人生旅途上 毕竟有太多坎坷,岂能事事顺心如愿?淡泊名利,平平淡淡的生活.平平 安安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

9、蹄子踏出的坑容易灌满水,小仓库容易被装满东西,小块的田地很容易播种,学识浅薄的人容易自满。

10、在生活中,我们因为心中的杂念太多,往往会迷失了自己。在心中保 持一份澄清,让杂念没有滋生之处,我们才能去除烦恼,找到真正清净的 自己。

11、这些不良的想法和习惯渐渐地捆绑住你,让你陷入缺乏信心的泥沼里无力自拔,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勇气,于是慢慢沉沦,安于囚笼中。此时,只有你走出囚笼,不再抱怨和诅咒,幸福才会温柔地拥抱你。

12、得安详之人际环境者,必得幸福之人生!

13、性相近,习相远。此语直示千古修行捷径,吾人苟知自性本近,唯因习而远,顿能把断要津,内习不容出,外习不容入。——《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14、棵小草,没有参天大树的伟岸身躯,却依然是无限辽阔的草原中不可忽视的一道风景。

15、凡事能保持低调,做到富而不奢,贵而不显,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使 你融人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使你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 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16、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无非外境,佛心也罢,禅心也罢,俱是自心。

17、除去我们心中的杂草:一切嫉妒.怨恨.猜疑.迷茫.空虚.孤独。

18、对于正确的决定,这叫坚持,对于错误的选择,这叫固执。

19、低处修心,高处成事 所谓的智慧,并不是把自己摆在很高的位置让自己飘飘其然,而是来到 低处以一颗谦卑的心去仰视芸芸众生。只有在低处修心,才能在高处成事。

20、许多人都有这种愿望:有生之年,顺顺利利地度过每一天。可现实却 是残酷无情的,它常会猝不及防地给我们一击,把我们伤得好深.好痛, 让我们一时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自我调节,学会适应环境,学会 随遇而安,化解一切不幸和痛苦。

21、只有正确地闻.思.修佛法,才会有体认到诸法空性的智慧,只有体认到诸法空性的智慧,才有能力彻底根除内心的无明。

22、信与不信,因果就在那里,或善或恶,与你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23、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 常在佛国。”我们可要经得起各种物欲的考验,坚守正义,守持清心寡欲, 最终能够避开灾祸,迎来吉运。

24、追逐物欲,如渴饮盐卤,转增其欲,有情之于五欲,亦复如是。故应于诸资生物具,勤修舍心是菩萨行。——■妙峰法师

25、其实“包容”归根结底就是爱和理解。只有心中有爱,才能以同情的 态度对待他人,才能充分体谅.尊重他人的立场和见解。只有爱,才能消 除彼此的敌视.猜忌.误解,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们在这个世界上和谐共存。

26、佛言:“即心即佛。”又说:“非心非佛。”人的心灵时时都在受到污 染,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做人时时都要修心修德,不做恶事,哪怕是最 小的恶,多行善事,虽然是最小的善。这是一种修身修德,自我提升。

27、文人.诗人.艺术家也是一样,兴之所至,锲而不舍,久之,一如十月怀胎期满的产妇,想不生都不行。——耕云先生

28、有些人看起来口齿笨拙,其实是在隐藏自己的才干,遇事却往往成竹 在胸,计谋过人。过去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大人有大量,这大量 也包括深藏不露,胸中自有百万雄兵,能藏得住秘密,不会显山露水。

29、“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用心去敲钟,尽管都是在敲钟,但敲出的 效果却截然不同。既然都要做,为什么不做好呢?凡事怕用心,只要全身 心地投入其中,那么所做的事就会烙下生命的印迹,即使是毫无生气的事 情做起来也会很精彩。

30、学佛人不应该仅停留在念经.持咒等表面形式上,更不应该迷信于烧香.拜神.算命.神通等。佛教精神是慈悲和智慧。我们应怀着慈悲和智慧的心去实际利益自己能力所及的众生,一切从家庭生活中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内心做起。

31、心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大珠禅师语录》

32、在利益面前,不贪得无厌,时刻想到还有别人,将心比心,这样就容易感到满足。——净慧

33、佛说:“快乐源于感恩,感恩是幸福的源泉。”

34、般人说:“理直气壮。”师言:“理直要气和。”一般人说:“得理不饶人。”师言:“得理要饶人。”——证严法师

中华圣贤经中的名言(二)

1、无论基督教,还是佛教,其中都有很多睿智的哲理,觉者们在许多问题上都有相互沟通的共识。

2、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大烦恼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维摩经》

3、坛经》上的这段话告诉人们,若想摆脱人生中的各种困惑,必须要 做到“淡泊清心”。将一切烦恼.困惑看淡,那天天都将是好日子。

4、倒不如尽量放下,烦恼自然会渐渐减少。

5、位成功人士曾说:“是一种感恩的心情改变了我的人生。当我清楚 地意识到我无任何权利要求别人时,我对周围的点滴关怀都怀抱强烈的感 恩之情。我竭力要回报他们,我竭力要让他们快乐。结果,我不仅工作得 更加愉快,所获帮助也

6、“焰口”,为焰口施食或瑜伽焰口施食的略称,原是由密教施诸饿鬼饮食法演变而来的一种佛事仪式。 “焰口”本为一饿鬼名,原出《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故流行“焰口”一名,更以此来指称施食饿鬼之法。

7、倘若我们正遭受着别人的非议,千万不要以骂止骂,而应该多向释迦 学习,只有像他那样处世,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无言以对。

8、壹个人拥有比较健全的意识是成功的关键。习惯于听吩咐才能做事,不懂得主动自发,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你就永远抓不住新机会。

9、写作时,有见解从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才能写出空前绝后的佳作。

10、佛说,我们要爱整个世界,爱所有的人,只要心中有爱,一切皆在。

11、问:怎样才是正确的修行?答案是:以智慧去净化H己,以慈悲去感化他人,这才是正确的修行。

12、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佛陀的格言》

13、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的觉悟本性并不像一棵菩提树,先天纯洁清净的心也并不如同镜 子,原本就不是有形体的东西,又能在哪里沾染上尘埃。

14、当你有了金钱后,就害怕被偷窃, 当你有了权力后,就害怕被削弱, 当你有了地位后,就害怕被降低。这种种的一切,都深深地扎根在心里,变成了前进的阻力。其实大可 不必,哪怕你是个有钱人,但在心里,也不要把自己当成有钱人。

15、‘华严经》中有一首偈语:“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保持心灵平淡清静,佛性就会自显。

16、“不圆满”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和承认的事实,但我们也可以换壹个角度进行分析,其实缺陷和不圆满也是一种美,太过一帆风顺.太过于完美,反而可能令我们感到腻烦.心生厌倦而不懂珍惜。

17、心灵的统调和非常难,如果我们心里不调和,紊乱得很,即使是在美好的环境里也不能够去领会.享受。——耕云先生

18、贪心是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佛陀的格言》

19、忏悔,是修行中不可少的方法,忏悔,也是生活中每个人必要的行 为。有了忏悔,我们才能免除做错事之后心中所产生的罪恶感,有了忏 悔,做错.犯罪的人才能够改过向新,不至于长此堕落下去。

20、我们尽量不要有脾气,尽量要学忍辱,能忍辱,相貌就生得端正圆满,人人见你都敬佩你,见你和蔼可亲,不是满身炸弹,满身机关枪,人见人怕。——宣化上人

21、我们越时常想着沉重的负担,就越会觉得负担越沉重。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把心思转移一下,不再时时关注身上的负担,就会忽视了它的存在,从而使自己变得轻松。

22、越不能忍耐,会越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做磨炼?

23、因为慈悲,人生路更宽 慈悲是学佛的最高境界,慈悲是在为我们修福,对别人慈悲就是对自 己慈悲。

24、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达摩大师悟性论》

25、佛说: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是“转”,不执著烦恼,自可安 然自在!烦恼就像天空上的一片乌云,如果你的心中是一片晴空,那么烦 恼不会对你有丝毫影响。不自找烦恼,就是智慧。

26、一切相分,皆是心影,一切见分,皆是心光,一切自证分,皆是心体,一切证自证分,皆是心性。——《法语四》

27、人人都有不易控制自己情绪的弱点,但人并非注定要成为情绪的奴隶 或喜怒无常心情的牺牲品。学会怎样清除破坏我们舒适.幸福的生活和阻 碍我们成功的情绪敌人,是一门最精深的艺术。如果你能够驾驭自己的情 绪,你的人生就会是一片美好前程。

28、我们心中,都有爱的种子。我们可以培养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那不求回馈的无条件之爱。——海涛法师

29、我宁愿过着艰苦朴素的日子,也不愿意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30、一切烦恼由我执来。我执是虚假的自我,因为有我,就有我高兴.我不高兴。——耕云先生

31、佛法有“六度”,“度”是度过一切烦恼之意。“忍”是“六度”之中 第三度。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 是出.世间忍,即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忍 詈骂.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难忍能忍,难施能施。

32、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 味,亦有无限受用。”

33、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莫逐有缘,莫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一三祖僧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