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壹句佛言禅语

作者:文案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87

每日壹句佛言禅语

1、最强时,当你身上的阴性能量呈现最强时,也是阴阳相互转化的最好时机。因为万事万物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果你能反其道而行之,将压力当成一种前进的动力,那最后弹跳的反作为越强,你跳得越远。

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无须为了注定的悲剧,选择感伤。但也不能为了将来的圆满,停止修行在无尘的净水中彻悟禅意。让我们不为表象迷惑,早日抵达清静的彼岸。

3、只有生活在宁静的状态下,才有情趣欣赏世界可爱的一面,才有心情欣赏自己拥有的幸福,才有机会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4、助道:四念处,四正勤,及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七觉.八正道,略为四念处,开则三十七,更广复无尽。不以一种药,而止众病故。余无量修法,皆摄在此中。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5、言兴邦一言丧邦,有人以舌头做功德,有人以舌头造罪业。

6、心中有爱,就是富有人生,福缘共聚,就是美善人间。

7、伎乐放逸,恶习日增。《法句经》卷下,广衍品去恶从就善,避酒知自节,不淫于女色,是为最吉祥。《法句经》卷下,吉祥品

8、发脾气非常简单,要控制脾气就不容易了,这是人的通病。我们要用慈悲来制止暴躁易怒的心灵。

9、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既定的立场,也因此而习惯于执著在本身的领域当 中,忘却了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着他自己特殊的一面,永远不要用自己 的思维去审视别人,更不要用我们的想法去评价别人。

10、不只爱人,还要爱地球,土地平安,人才能平安。

11、壹个人若能超脱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能够放下世间的一切假象,不为虚妄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他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

12、好事不如无事,何谓无事人?面对此问,十有八九之人未开口时,心意 识已谤佛谤法了,无事人绝非没有事.不做事。什么是无?

13、般人都认为爱心是给别人的,其实爱心是给自己。

14、当你快乐时,那快乐是否令人赞叹,要看你的快乐能否永久,当你富有时,那富有是否令人尊重,要看你的财富源于何处.归于何处,当你自感聪明时,那聪明是否令人敬仰,要看你的聪明用于何处。

15、事物的变化需要一种能量来推动,生命也不例外,需要灵性能量来推动,这种灵性能量用中国智慧的老祖宗的语言叫“德”,即阴德.功德。

16、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幸面对新的一天,有些人已经迷航在时光的长河里,有些人已经坠入漫漫永夜。有幸越过黎明,迎来阳光,在早晨的鸟鸣中重新出发的人,没有理由不欣喜快乐,更没有理由抱怨。人生短暂,岁月绵长,属于我们的每一天都很珍贵,都是奇迹。

17、有爱心的人可以为自己营造壹个积极.友善的世界。

18、一切严守本分,既要把本分事做到位,又不可逾越本分。做到位了,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超越了本分,不管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都会有消极的影响。

19、壹个人懒惰,虚度时光,最终一事无成,都是自己原谅自己的恶.安慰自己的失.欺骗自己的心造成的。

20、而当我进一步走进心斋坊,了解现实中的了凡先生,竟然发现出奇的巧合,他和明朝袁了凡先生在命运轨迹上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

21、所谓看开人生,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能及时行善,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

22、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卷下

23、佛经说: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山河大地乃一切万法,都是唯心所变,唯识所现。

24、礼貌是我的水准,善法如桥梁,嗔他有何益,随顾修善行,忍则五德具。

25、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26、犹如奴仆事其主,利于众生亦如是,如仆事主心专注,虽被瞋辱而无对,凡所动止常在心,唯恐役主责其过。《佛母宝德藏般若经》

27、第孝亲,第戒邪淫,第素食,第持戒,第常怀恭敬心,第念佛.拜佛,第支持慈善.正知站,第常发善愿.常常回向,第忍辱,第时时忏悔。

28、快乐,你希望得到,我希望得到,他.她.它也希望得到,痛苦,你不愿承受,我不愿承受,他.她.它也不愿承受。这就是所谓一切众生平等的道理。如果我们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的话,就再也不会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了。

29、一心向善,心存善念,一念之善,一念成禅,品自然之道,而深悟人生善之根本。

30、教书那会儿,学生问我:为什么觉得读书没意思?我答:是老师教得没意思。学生再问:为什么老师教得没意思?我答:因为校长觉得这样教非常有意思。这段对话发生在二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后这段对话好像还没有太过时。

每日壹句佛言禅语(二)

1、即使他背诵了很多经典,然而并不依法实行,这怠惰的人有如牧童在数别人的牛,没得

2、景气或不景气都是相对的。对有眼光的人来说,赚大钱的机会永远存在。

3、真正的慈悲不只是爱你所爱的人,还要去宽恕.爱护你的仇敌,真正的智慧不仅是头脑的聪明,而是用宽厚的胸怀来面对一切祸福,是一种爱人如己的智慧。

4、田宅众生有,贤妻第一伴,饮食已存命,业为众生依。《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1005经

5、如一块土,被人掷空,复落于地,此由现因,非大地先业之所招。……复如人死,有因先业力尽而死,亦有由现所行能毁先业,非时而死,或及时而不死。《那先比丘经》

6、彼烦恼不可得断,烦恼灭亦不可得,以灭不可得故,道亦不可得,无有如是道而无其果。此四圣谛,但是分别虚妄非有。《大宝积经》卷六十九,菩萨见实会

7、真该妄本,行无不修,妄彻真源,相无不寂。法藏《修华严妄尽还源观》

8、行善的果报是幸福和快乐,作恶的果报是忧虑和痛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果报是不可以用来相互交换的。

9、人执着摄取就是执着死亡领域,就不会在一切世上摄取到任何东西。《经集》第五品,第十三章《跋陀罗弗达问》

10、应以无舍而为方便,圆满布施波罗蜜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大般若经》卷二,欢喜品

11、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在内心中未生起菩提心和证悟空性之前,应唯一观修死亡无常。尊说:“若多修无常,已供养诸佛,若多修无常,得诸佛安慰,若多修无常,得诸佛授记,若多修无常,得诸佛加持。

12、步步都要用心当下,若走一步.看一丈,脚步容易踏空。

13、很多人都想成就,却往往不能如愿以偿。至今仍然没有获得成就,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缺乏成就的能力,而是自大与私心阻碍了内在潜能的展现。自大会阻碍获得解脱,私心会阻碍证得佛果。

14、满山遍野,若众生需要,一草一木无不是药。若非众生所需,则再珍贵的材质也不是药,佛法亦是如此。一证严法师

15、该做的事,要有毅力与勇气,坚持到底不畏艰难。

16、是法身者,纯一无二,无漏无为,应当修证。诸有为法从无为生。如是真实,无净无染,无念无依。《佛说法身经》

17、人生路上,常会遇到比我们强的人,这时就要学会不攀比,坚定自己的信心。与其在与他人的攀比中生活,不如走好自己的路。

18、赠人以善言,重如珠玉,伤人以恶言,甚于剑戟。

19、正信因果业报,正见无常苦空,明白缘起真理,奉行八种正道。

20、以波罗蜜船,于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着彼岸,不住中流,而度众生,无有休息。《华严经》卷七十三,入法界品

21、你有意见,提了不一定有用,不提就肯定无用,两者相权,提还是比不提好。微博上聚集了一批意见领袖,他们提出的意见是否正确,能否产生作用姑且不论,单就敢于提出自己意见的勇气而言,他们还是很值得大家敬重!

22、大气是一种财富。和自己身体结合在一起,谁也拿不去,爆发出来让别人叹为观止,隐藏起来让你从容立世。

23、自责既是对他人的道歉,也是对自己心灵的解脱,它既可以化暴戾为祥和,也会使人真心相对。这时,双方的心里都会涌上一种感动。自己快乐,别人才能

24、眼光要远,脚步要近,目光远大的人,会有远大的计划:目光短浅.只看眼前的人,只能安于现状,无法进步。

25、知苦无生,是名苦圣谛。知集无和合,是名集圣谛。于毕竟灭法中,知无生无灭,是名灭圣谛。于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是名道圣谛。《思益经》卷一

26、若父母先无信.戒.闻.舍.慧,子令其修习,名真实报恩。恭敬给所需,唯现世安乐,令修信.戒等,究竟证涅槃。《本事经》卷四

27、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付出,才是人生的创造者。什么都没做,就是空过的人生,若能不断付出利益人群,就是大好的人生。

28、健健康康时,就做来“囤”,不要做来“抵”。

29、他家笑我贫,吾贫极快乐,无牛亦无马,不愁贼抄掠。

30、云何恶知识,现善友相者?内心实耻厌,口说我同心,造事不乐同,故知非善友。口说恩爱语,心不实相应,所作而不同,慧者应觉知。《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78经

每日壹句佛言禅语(三)

1、为他人着想就是在为自己着想 佛说,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要经常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一想。

2、人还是喜欢戴高帽子的多一些,可以不屑为他人戴高帽,但也别轻易摘人家的高帽。

3、生于无生中受生,死于无死中受死。既日无生死,安有受生死者?盖迷却自心,而妄见有生死耳。——《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4、既然每个人都有改善生存条件的权利和需求,那就必须相互尊重。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顾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将其物质财富据为已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5、只追求饮食男女的人,智慧是动物级的。以钱财名利为命根孜孜以求者,是下劣人的智慧。追求人类平安.福利.仁爱,是高尚人的智慧。追求佛菩萨的净土,智慧就是佛菩萨级的。

6、求是只望结果,修是培植因缘,感是得道多助,算是一相情愿。

7、在追求事业的时候,要留一点空间,留一些余地,关注自己的身身心健康。心生则种种病生。我们的心,有时候心浮气躁,有时候妄想纷飞,有时耐候愤怒不止。身体病了,可以用医疗治疗,心生病了,如何医治?“心药方”精要在于养德。

8、凡夫是“命运”随业转,觉悟的人则能“运命”。

9、将自己的最低需求作为贫富分界线,人就容易知足,将别人的状况作为贫富分界线,则永不知足。

10、心若能无造作的安住,则无论是持咒.绕塔.禅修或行持任何善法,都能成就最殊胜的功德。

11、人心本净,纵处秽浊,终无瑕疵,犹如日明不与冥合,亦如莲花不为泥尘之所玷污。《文殊师利净律经》

12、意识若转依,心则离惑乱。我说心为佛,觉了一切法。《大乘入楞伽经》卷六

13、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隐欢娱快乐。《优婆塞戒经》卷二,名义菩萨品

14、唯有一事能报佛恩,何谓为一?常以慈心,以其所解一切善法,展转开化,乃至一人,令其信心成就智慧,展转教化,无有穷尽,譬如一灯燃无量灯。《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

15、能够忍受一切毫无争议的善法而经常施舍仁慈,即是忍辱。毫无争议的善法有何难忍呢?例如,“人总是要死的”,“人总会变老”,这都是毫无争议的善法,要做到不怕老.不怕死,还是不容易的。

16、眼前依旧一片氤氲的仙气,流水潺潺,仙鹿漫步.灵鹤高飞,远处传来低低的呓语,恍若少女思念的倾诉,又如神人道破天机的禅语,如梦如幻,让人着迷。

17、“正法”也好,“非法”也好,都是为了实际的效果,没有效果,等于无法。

18、世界上如果缺少了信任,这样的世界如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所有的人都不敢轻易迈出脚步,因为不知道前面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人世间如果没有了爱,这样的人世仿佛宇宙中流浪的孤星,永远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

19、世界本就有烦恼.挂虑.忧伤.痛苦,如果整日计较名利所得,只能苦上加苦。怀抱善良.慈悲.包容.仁爱.无争执.无仇恨,人间才是快乐无边的天堂。

20、人生在世,常会接触复杂的人事,所谓“修行”,就是要借复杂的“人与事”来练心。

21、身体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有病,物质缺乏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贫穷。

22、只有以身作则,方能教化别人。南传《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23、人人都想“拥有”,但问题在于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填饱了肚子,又求珍馐,娶了娇妻,又妄想求得美妾,有了房舍,又求华厦:谋得一职,又求升官,得到千钱,又求万金……宝贵的一生就在无止境地追求“拥有”中苦恼地度过了。

24、人们常说,细水长流的感情更能持久,如烟花般绚烂的激情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一直平衡和睦的婚恋生活比前期轰轰烈烈.后期争吵不断的婚恋生活要珍贵而有价值得多。

25、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梵网经》卷下

26、佛家讲,上天给我们的所有痛苦都是在消除我们身上的业力,而当我们从来不生病时,却是在消除身上的福报。因此,当我们身体还健康时,一定要懂得关心自己,爱惜自己,这叫惜福。

27、转过身,走自己的路,想自己的事,写自己的文字,过自己愿意过的生活。因为有些存在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我的心情我做主。

28、云水禅心,雾霭焚香,梵音鸣唱,难度的三千红尘业果,天地间佛祖以撵花的姿势为世人普渡众生,便虔诚的告诫,放下执念便是修行,可叹,可叹,情难圆矣。

29、平时我们的眼睛总喜欢看五颜六色的景物,鼻子喜欢闻芳香的东西,嘴巴也喜欢吃甘甜的食物,但却忽略了这些物质享受容易腐蚀我们纯洁的心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