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日壹禅早上好禅语佛语心经络

作者:文案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43

壹日壹禅早上好禅语佛语心经络

1、人类自古以来就敬天,遇事常祈求上天保佑。很多人经历的事情多 了,就会得到壹个结论:“与其求天一直不要下雨,不如让自己常备一把 伞。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谁也救不了你,除非你自己。自救者天救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心中光明还是黑暗,非眼所知,唯心能知。心的光明才是真正的光明。外面的光再大,内心黑暗,整个世界便黑暗。即使外面烈日炎暑,心若是冷的,整个世界就都陷入西伯利亚寒流。脚前有路,心中无路,必定还是绝路人。

3、胸中有分晓,语言存温厚,是做人有温之“当”。有了这个“当”,就会对人,温温以惠,待人,温和善良,处事,温和厚道,做人,恭敬礼貌。一言而蔽之,就会以一颗温暖之心看人,温暖之态待人。

4、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行动比语言更重要。注重事实的验证,注重亲身的体会。这里提出的认识论观念,不仅与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相一致,而且与西方近代科学的“实证”精神也有相符合之处。

5、即使你拥有金钱.爱情.荣誉.成功和快乐,也许你还不会满足。满足是人生无求的最高境界,只有给予和付出,你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6、如果时间能够返回,我会重新一开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是一些悔悟者的口头禅,可惜,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事实上,即使时光能够倒流,他仍然会做出当初的选择。人,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有了足够的人生积淀时,才可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7、才知道青春是泪,是不断的扑向,扑向,扑向着的恋情。春的扑向,仿佛有过不完的岁月,等到过了青春,才知道伸出来,只能扑向空中,剩那一声:啊!青春。

8、地震是天灾,我为日本遭遇强烈地震悲悯,并且真心地为日本震区人民祈福。战争是人祸,希望遭遇大地震的日本从此懂得真正的反思。天灾和人祸的属性虽然不同,但造成的结果同样悲惨。

9、心似莲花,当壹个人的心向往清净,就会渐渐地止住妄想与追求,不被欲望所支配。一直说过,世间万物皆有佛性,只是隐藏得很深,倘若不去发觉,甚至会封存一生。

10、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扶贫帮困,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轻松。心存善良的人,就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

11、爱的长久之道是相互依靠,拥有一份互相扶持的爱才能在漫长的岁月里走下去,尽管磕磕绊绊,仍有一份平常安然.韵味无穷的幸福。

12、如一块土,被人掷空,复落于地,此由现因,非大地先业之所招。……复如人死,有因先业力尽而死,亦有由现所行能毁先业,非时而死,或及时而不死。《那先比丘经》

13、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不暂停。《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筵还自缠。《佛说无常经》

14、父母.妻子.奴婢.使人.亲友.眷属,悉非我有,……是现伴侣,非他世侣,是乐伴侣,非苦伴侣,……不能救我,非我归依,非我舍宅,非我洲渚,非我荫覆,非我我所。《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

15、了知自身,观心数法,若有喜相.愁相.瞋相.软相.坚相,知已能除,犹如金师善知冷热,不令失所。乐甘露味,虽处世法,身心不动,犹如须弥不为四风之所倾动。《优婆塞戒经》卷七.禅波罗蜜品

16、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达摩大师悟性论》

17、在利益有情的过程中,纵是遇到恶劣的众生损害了我们的利益,也还应将自身所修之善回向众生,是菩萨行。一妙峰法师

18、菩萨摩诃萨所有禅定,若声闻人者,身心不动,心便自谓人涅槃已。若菩萨人者,身心精进无有懈怠,以四摄法摄取众生,大慈悲故,以六波罗蜜教化众生,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大宝积经》卷-。七,大乘方便会

19、智慧我没有,信仰我是有的。信仰算不算智慧?我不知道,我有信仰,我满足。信佛,不需要“智慧”的标签,贴上智慧可以,即使贴上愚痴也可以。

20、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6经

21、佛家说: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因为一念不放,而后悔终生的事比比皆是。如果放不下,便无法使自己达成圆满,不能成“佛”,反倒为“魔”。

22、大众.团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难以抗拒的。古人说“畏大人”,是说要敬畏大众,大众得罪不起。人是团体的动物,离了团体,难以生存。若没有归属团体,虽住在闹市,也如独自一人在深洞中。

23、中国还有一些熟语则对那些多嘴者进行了告诫,比如“言多必失”这 个熟语就是。这是实在话,壹个不说话的人恐怕不会在说话中惹麻烦上 身,也不容易暴露自己的不足。而那些喜欢说话的人,既容易得罪人,惹 祸上身,又容易引起别人注意而暴露自己的缺点。

24、从有缘到无缘。平常人要对什么人好,一定要找和自己有缘的人,也就是自己喜欢的人。一旦遇逢有缘之人,那么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不但把感情付托给对方,甚至将身心生命,都可以全部交给他。

25、幸福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钱带来的物质愉悦,也不是显赫一时的声名带来的精神满足。幸福只是一种态度,一种让人可以在平凡中体味出美的态度,一种让人可以在简单中领悟甜蜜的态度。

26、这世上所有爱与恨都是自己感召而来,我们找到怎样的爱人,得到几分爱,都是我们内心的写照。当我们抛开那些俗世的想法,抛开外在的条件净化我们的身心时,身上的场态阳多阴少,便能轻易感召与我们匹配的真诚伴侣。

27、对修行不负责的人分两种。一种是,到处皈依,从不修行,另一种是,从不皈依,到处学佛。

壹日壹禅早上好禅语佛语心经络(二)

1、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嗔心未断。凡人要断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动治百动。保持沉默,再大的毁谤与中伤都会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灵就不会迷失,这是大智慧。一日禅:保持淡定嗔心不起。

2、“物物而不物于物”,意思是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古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物欲横流”这个词会成为后世的现实。物质崇拜或物质信仰,确实让很多现代人迷失了方向。

3、恶人加害于有才能的人,就好比仰面朝天吐唾沫,不但不能将唾沫吐到天上去,反而还会回落到自己的身上。

4、文人.诗人.艺术家也是一样,兴之所至,锲而不舍,久之,一如十月怀胎期满的产妇,想不生都不行。——耕云先生

5、譬如置毒乳中,至醍醐时故能杀人,乳时异故,醍醐亦异,虽复有异,欢第而生相似不断,故能害人。五阴亦尔,虽复有异,次第而生,相似不断,是故可言异作异受。《优婆塞戒经》卷四,杂品

6、菜根谭》有句名言:“很多的功德,不及壹个傲慢,无边的罪业,不及壹个忏悔。”意思是说:壹个人纵然做了许多的功德,一有傲慢之心,功德就会减少,壹个人纵然犯了弥天的罪过,只要挚诚忏悔,罪过就能减轻。

7、恒以四摄摄诸众生,谓与财宝令其富乐,可意语言令闻欢喜,或以同事劝导诱进。如是一切,贫者令足,病者令愈,危者令安,怖者令止,有忧苦者令其快乐,复以方便咸使发心,授以正法,令其开悟。“四十华严”卷六

8、你一定要把玩彩票所花的时间和金钱用于更有效益的活动。太多的人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几乎没有可能赢的赌博上,这种长期的执著绝不能使你成为壹个成功的玩家。

9、特质即障碍!壹个人的特质就是壹个人的习气和味道,说的好听些叫气质,实质就是顽固的臭毛病。起初人们都因这种特质而崭露头角获得成功,而后又因这种特质栽跟头屡撞南墙。生活中淹死的往往都是会游泳的人。

10、尽偏中者,大小学人有于断常偏病,则不成中,偏病若尽,则名为中。本对偏病,是故有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为出处众生,强名为中,谓绝待中。吉藏《三论玄义》卷下

11、恶知识,表面装作很亲密的样子,心里却藏着某个损害对方的诡计。例如,有的小人看见同事跟上司闹了意见,便故作义愤,煽风点火,鼓励同事跟上司对抗,然后站在一边暗暗发笑。这是损人不利己的小人,像毒蛇一样,尤其要当心。

12、善良到底是什么?在狡诈者的眼中,善良是一种幼稚,善良是一种愚笨,善良是一种毫无回报的付出,善良是被讽刺.被挖苦.被讥笑的落荒者。

13、心灵的自主和快乐是生活的磐石,它是思考醒悟的结晶,它源于佛家 “无所住而生其心”。人生中本来就有许多忧愁烦恼,如果自己一直惴惴于 心,就会将自己累垮。只有善于把身上的重担放下,才能解脱自己,找到 真正的快乐。

14、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修,修杂念者,一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善导《观经散善义》

15、壹个人只要不庸庸碌碌,能够活出自己的价值,能够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即便他的外表.地位再平凡,从佛的角度来看,他也是壹个合格的人,壹个具备了佛性与佛心的人。

16、追求真理者,就像壹个迷路的人想寻找正确的道路,若能找到正路,不但不会仓皇失措.忧虑恐惧,而且会充满信心与勇气。

17、是的,这世界从来没有隐瞒过我们,我们的耳朵听见河流的声音,我们的眼睛看到一朵花开放,我们的鼻子闻到花香,我们的舌头可以品茶,我们的皮肤可以感受阳光。在每一寸的时光中都有欢喜,在每个地方都有禅悦。

18、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乐善好施,长于交往,“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所以,“人的情绪要储存”,就象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

19、万法唯心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等。马鸣《大乘起信论》

20、随着这清远的旋律,我仿佛拨开云雾见月明,顿然了悟,放下了执念,与你在这个五月挥手告别,告别曾经爱过的你,告别曾经怨过的你,从此云水禅心,心驻深山禅林,在飘渺的凡尘,找觅了一份清浅。

21、他必须于日常生活中把它淡化掉,使自己悟了的一种人生新境界,变得很熟悉,过去前尘幻影所覆盖的阴暗面,必须反省.发露.彻底忏除。一耕云先生

22、不耗费资源,不毁坏环境,只愿拯救地球。过度的贪婪与无限的欲望,是毁灭地球与导致自然灾害的恶因。

23、有夫之妇要对丈夫忠贞,这是对伴侣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至于丈夫咒骂妻子,在当代社会已属不文明的行为,不过,丈夫生气,必有缘由,妻子最好耐心解劝,如果为了伸张权力而对着干,得到的不过是争吵和更大的苦恼。

24、在解决问题时,不要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才能从问题的根本上解决问题。

25、跑得快不如长个好脑袋。人和人最大的差别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那些成功人士不是天生的聪明,而是会不断运用一些新方法帮助自己快速成长。创新才能闯出一条生路。

26、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这是壹个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努力做到的。

27、决定我们自身价值的条件,在于我们的心灵和行为在壹个人人自私的社会,该怎样立身处世?佛日:内有毒者则施人毒,内无毒者不施人毒。一《大方广宝箧经》

壹日壹禅早上好禅语佛语心经络(三)

1、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渐修就要 不停地断除各种杂念妄想,以对境心不起。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 得作净想,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 念心。

2、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心灵纯净得一尘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 人,就在于他心中的杂念太多,而自己还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 死,看透名利,继而清除心中的杂质,让自己纯净的心灵重新显现。

3、是身众秽器,犹如贮粪瓶,凡夫无智慧,恃色生侨慢。鼻中涕恒流,口气常臭秽,眼眵虫遍身,谁当生净想!《大宝积经》卷九十六,勤授长者会人在世间,譬乘泥船渡河,当浮渡,船且坏。人身如泥船不可久,当疾行道!《三慧经》

4、壹个人要先点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发别人的心光。人要真诚苦干才能领导别人,而非光靠能干。待人要以宽大的心胸去接纳.包容——发广大心,普爱一切众生,使周遭都笼罩在大爱的氛围中。

5、热闹风光说穿了不过“虚无”二字,但看得透的人少之又少。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放大金钱的作用,将金钱的地位拾得很高,高过人格的底线,甚至高过生命。

6、有一般学人,向五台山求文殊,早错了也。五台山无文殊,尔欲识文殊幺?只尔目前用处,始终不异处处不疑。此个是活文殊。——《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7、因为慈悲,人生路更宽 慈悲是学佛的最高境界,慈悲是在为我们修福,对别人慈悲就是对自 己慈悲。

8、为和颜施,对别人和颜悦色的布施。为言施,向人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勉人力行:为心施,为对方设想的心,体贴众生的心:为眼施,用慈爱的眼神看人:为身施,身体力行帮助别人:为座施,让座给需要的人:为察施,能察觉对方的心,并给予帮助。

9、古来不惜身命弘扬佛法的人,是因为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佛法能带给一切人类.一切人生最根本.究竟的利益,那便是涅槃。这是一切物质.经济.文化.艺术.科学.宗教.哲学无法取代的利益。

10、生活中,当我们被别人冤枉时,如果费尽心机地去解释,白也会黑。聒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无端的攻击没有必要去理会,事情总会有真相大白的时候。

11、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毁戒劝令住戒,父母悭贪劝令住舍。《大宝积经》卷一,三律仪会

12、放下应从修持布施.奉献爱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奉献爱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为三种:财物布施,无畏布施,法教布施。

13、那个在风中奔跑的少年,那段在湖畔啸傲的青春,当一切都成为过往,瓦尔登湖依旧在看不见的远方荡漾。瓦尔登那份尘世的孤独,那份心灵的热闹,多好!可惜,世上已没有瓦尔登湖。

14、佛说:世界上谁最富有,谁最贫穷呢?家里有妈妈在,这叫做富。妈不在,叫做穷。妈在的时候,叫做日中,妈妈不在了,叫做日落。妈在时,叫做月明,妈妈不在了,叫做黑夜。以大家要好好孝养父母,这和供养佛的福德是一样,没有差别的。

15、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弘一《南闽十年之梦影》

16、戒是佛戒的根本,包括杀.盗.淫.妄.酒。持戒的目的是改过迁善。遵守戒律不仅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恪守戒律。

17、对于智者而言,钱财是积功累德的一种资粮,对于凡夫而言,钱财是诱惑,是迷惑,成为流转轮回的因素。古人云:“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我们需要用一颗觉醒的心来看待物质与钱财,善用钱财做

18、只有内心清净,才能体会幸福幸福应从内心的清净中来,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刺激只能留存片刻,无法永恒。耳.鼻.舌.身.意所得来的感官快乐往往是暂时的,比如看一场电影或听一场音乐会,曲终,场散。

19、在反省中完善自我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若心清净,所在之处, 皆为净土。

20、些人半途道别,一些人擦肩而过,一些人不明下落。但我们应该相信,无论路程多少遥远,他们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道岸。

21、若未能自度而欲度人者,如不知浮人,欲救于溺,相与俱没。龙树《大智度论》卷四十九,释发趣品菩萨摩诃萨修学一切诸善根时,作是念言:愿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处,譬如实际无所不至。《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回向品

22、我们所看到的幸福与灾难,在同一条河流里漂浮,到最后都分辨不出彼此的意义。时光不语,曾经典实相处过的人事,渐次地遥远而渺茫。只有那朵菩提花不会老去,岁月无法将之磨损半分。依旧修炼在红尘里,依旧明净着,清朗着,安稳喜乐,平静祥和。

23、如果视别人如冤家,看他人一无是处,最终自己也将难有大的作为。社会是壹个大舞台,也是壹个竞技场,人生是场表演,也是段奋斗历程,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喝彩。

24、成功人士都很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是成功人士的第一良师,事业失败 者都能得到父母的关心,因为父母永远都是人们心灵和身体的照护。

25、世间之物,即使是我最爱的东西,在生命终了之时,难道能带走吗?而我最爱的人,他们又能留住我吗?不但这个身体没有人能为你留住,连原有的感情也可能消逝得令人惊惧。如此,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我”呢?

26、未有挂名山林,身驰朝市,悠悠扬扬,一暴十寒,而成道业着,亦未有苦志力行,殚精竭神,不退不休,以悟为则,而道业无成者。盖求名在人,求道在己。学道人惟宜决心精进而已,勿怀侥幸之图,勿以枉屈为虑。莲池《竹窗随笔》

27、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须先对朋友真心,然后你会发现朋友也开始对你真心,如果你希望快乐,那就去带给别人快乐,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愈来愈快乐。

分享到: